快訊

    旱象嚴峻水力發電吃緊 大甲溪發電量大減46%

    2021-05-18 15:50 / 作者 李昀蓁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8日電)台電5天內發生2次分區停電窘境,今年旱象嚴峻造成水力發電支援力道不足是關鍵之一,截至3月為止整體水力發電量下降15%,其中大甲溪水力發電廠發電量更是大幅減少46%,嚴重影響電力調配能力。




    圖片
    今年旱象嚴峻造成水力發電支援力道不足。圖為大甲溪水力發電廠。(圖片來源/圖擷取自Google街景)




    台電表示,根據以往數據,一年平均水力發電量約占整個發電系統2-3%,裝置容量約占9%,然而今年缺水嚴重,尤其西部大甲溪流域水情吃緊,「剩沒有多少發電能力。」



    台電指出,比較2020年和今年1至3月水力發電量,去年首季發電量為13億8541萬5955度,但今年截至3月為止,發電量減為13億1935萬9222度,整體水力發電量下降15%左右。



    其中,大甲溪水力發電廠情況更是因水情吃緊而雪上加霜,發電量大幅減少46%,往年裝置容量約110萬瓩,如今因旱象嚴峻,今天發電量甚至僅剩8萬瓩左右,電力調配能力只好一再滾動下修。



    台電表示,「今年水力發電真的是苦撐」,為了因應旱象,水力發電抽蓄機組無法達到原先供電成效,需適時放水,讓下游民眾有水可使用,放水量更要精準控制,也推估接下來4、5月份水力發電狀況更加不樂觀。



    針對昨天的停電事件,台電說,日月潭抽蓄發電機組確實有即時救援,在10部機組全數滿載情況下,約供電4小時、達260萬瓩發電量左右,但由於中部地區缺水嚴重,晚間時段仍須放水,以供給濁水溪下游用水。



    台電補充,為了因應夏季用電高峰,水力發電機組每年會在5月底前大修完畢,目前多數機組皆已完成歲修、列為備轉機組,例如日月潭10部抽蓄機組昨天便有發揮電力調度效果,無奈水情實在吃緊,支援力道有限。




    李昀蓁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