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物價蠢蠢欲動Q4升息有機會?學者:鷹派言論與升息是兩碼事

    2023-11-12 07:00 / 作者 徐筱嵐
    央行總裁楊金龍談國內升息循環,表示「有保留、還沒結束」。廖瑞祥攝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談話再度放鷹,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被問及升息的態度,他也強調升息循環「還沒有結束」,台美央行態度引發。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雖然有鷹派的聲音,不代表會升息」,況且CPI破3%只是一個月的數據,而明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估為3%,更不能升息抑制投資和消費。

    Fed主席鮑爾談話再放鷹,美股、美債應聲走跌,台灣股匯市也雙雙走弱。路透社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1月初決定再度暫停升息,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5.25%至5.50%區間,當時Fed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中,並未鬆口升息已結束,仍保留未來升息的選項,因談話維持中性立場,市場解讀偏鴿。

    Fed為通膨忽鷹忽鴿 我國央行也直盯CPI

    不過,近來Fed官員持續釋放鷹派言論,認為Fed應該要升息,以遏制通貨膨脹;鮑爾在美東時間9日下午2時在國際貨幣基金 (IMF)發表演說,他強調,如果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是合適的,將會毫不猶豫這麼做,未來的貨幣政策將謹慎推進,既能應對被幾個月良好數據誤導的風險,也能留意過度緊縮的危險。

    市場解讀鮑爾談話放鷹,在通膨未降至2%的目標水準,意味著升息利空不會消失。無獨有偶,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詢答也被問及升息可能性,主因為10月的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衝破3%,加上新出爐的理監事會議紀錄中,有4名理事憂心類 CPI 年增率仍居高不下,恐怕造成民眾預期通膨的心理,也讓外界關切升息周期是否已告終。

    但總裁楊金龍回答,「距離下一季還有一段時間觀察」,主要國家如美國、英國、歐元區、加拿大和澳洲升息已到最高點,通膨率慢慢下降,但仍要看情況,「還沒有結束」。

    央行總裁楊金龍被問及國內升息循環是否結束,他語帶保留地說,「還沒有結束」。廖瑞祥攝


    無通膨之憂 經濟成長成重中之重

    楊總裁和鮑爾都沒把話說死,但他們的態度牽動利率走向。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受訪時引用鮑爾常講的話,「1個月的數據沒辦法支持後續貨幣政策的決策」,我國10月CPI年增3.05%,創下9個月來新高,但只是單月數據,如果到年底都衝破3%,才會有升息的可能性

    吳孟道表示,10月CPI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9月颱風、10月連續大雨都會影響農產,造成蔬果價格上揚,漲幅也都超過2位數,依照過去的經驗,進入冬季後,到明年第1季為止,糧食價格的影響匯逐月減緩,倘若11月CPI數據往下走,央行理事成員就不會覺得有急迫性。

    吳孟道指出,央行升息與否,主要觀察物價和經濟成長率,若物價真如前述所言,並沒有持續往上走,就不會有升息壓力,而國內主要預測機構都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會破3%,升息會抑制消費、投資力道,央行勢必要參考更多數據來決策,更謹慎看待;況且,央行理監事多半是部會首長,對於產業跟經濟發展十分重視。

    不升息機率仍高 須留意出口競爭

    吳孟道認為,鷹派的聲音不代表會升息,台灣要逆勢而升的機率不高。資料照


    吳孟道認為,美國現在雖然有鷹派的聲音,不代表會升息,Higher for Longer之間,美國在意的是Longer,倘若美國持續暫停升息,台灣要逆勢而起的機會並不大,而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在第1季會最高,從第2季開始會慢慢往下走,主要受到基期因素,成長力道會跟今年很類似,從目前觀察「沒有太大的隱憂在」。

    另外,不升息也有壓力在,吳孟道說,明年內需仍舊不錯,但全球終端需求似乎未見大幅回溫的跡象,在投資跟出口恐怕沒有增長力道,加上百工百業的去庫存速度不同,要注意的是台灣的競爭對手,以日本為例,日圓11月初的貶值幅度達14%,新台幣貶值約4%到5%,而日本出口強項是機械設備、工具機等,貶值有利於其出口,對國內廠商反而不是好事。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