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電宜蘭仁澤地熱電廠今日啟用 年發470萬度綠電

    2023-10-24 09:39 / 作者 吳馥馨
    台電仁澤地熱電廠。吳馥馨攝
    台電仁澤地熱電廠今(24)日舉行啟用典禮正式啟用,年發約470萬度綠電,等同近1200個家戶年用電量,滿足宜蘭縣大同鄉三分之二用電量

    仁澤地熱電廠是2018年由台電與中油、 工研院及地調所等產官學研單位合組「地熱發電國家隊」所開發而成,結合中油鑽井與台電發電專業,聯手投入仁澤地熱開發。

    今日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舉行啟用典禮,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宜蘭縣長林姿妙、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立法委員陳歐珀等各界貴賓齊聚,見證地熱發電國家隊具體實踐成果。

    陳建仁在致詞表示,仁澤地熱電廠是國內首座由中油與台電兩家國營企業共同完成的地熱電廠,是地熱發電的重要里程碑;地熱發電能減輕化石燃料發電,減碳又可以如同基載電力穩定發電。

    曾文生在致詞時也指著在冒煙的電廠說,「這是鳩之澤溫泉在冒煙,不是電廠在冒煙」。因為尾水回注,也可以發展溫泉經濟,幾乎沒有對環境造成衝擊。

    曾文生說,地熱發電技術正逐漸成熟,是新興的再生能源。希望地熱也能像離岸風電一樣,吸引外商來台投資。而仁澤電廠裝置容量還不到1M,只有840K,用地面積也只有0.2公頃,而這台發電機就可以搞定了大同鄉三分之二的用電量。

    而大家都說北部缺少用地,不容易發展光電,但大屯山火山系,正是發展地熱發電最好的條件,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

    台電仁澤地熱電廠啟用儀式。吳馥馨攝


    取熱不取水、避免管線結垢鏽蝕

    台電表示,地熱發電零碳排,更可24小時穩定出力,幾乎不受天候影響,且仁澤採用雙循環系統「取熱不取水」的概念,可避免管線結垢鏽蝕問題,延長發電機組壽命並維持地層水資源

    因應國際能源轉型趨勢及全球產業供應鏈碳中和需求,持續發展綠能邁向電力淨零,地熱發電即為關鍵戰略之一。台灣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全國各地皆具地熱潛能,其中宜蘭仁澤(又名「鳩之澤」)現以溫泉馳名,70年代曾進行地熱探勘並開採兩口地熱井(仁澤1、2號),確認當地地熱及溫泉資源,惟因應當時技術發展與需求,未進一步設置電廠。2018年地熱發電國家隊誕生,再度鑽鑿3、4號新井,重啟地熱發電計畫。

    台電說明,仁澤地熱採淺層開發,深度約1500公尺,井底溫度可達180至200度,發電機組採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裝置容量840瓩,透過中油鑽鑿新井導出地熱水,利用熱交換推動渦輪機發電。因地熱水全程不直接通過發電設備,可避免發電設備及管線結垢問題,降低停機清修時程,提高設備可用率。

    此外,發電尾水95%以上均回注地層,可有效維持地熱儲集層壓力,此「取熱不取水」的概念方式有助提高電廠壽齡,且可循環發電利用。

    滿足宜蘭大同鄉三分之二用電量

    仁澤地熱電廠2022年7月正式動工,不到一年就於今年6月併聯發電,今日啟用,年底正式商轉,將可年發470萬度綠電,提供1200戶全年用電,相當於滿足在地大同鄉三分之二用電,一年可減逾2300公噸碳排,約等於6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台電指出,地熱發電雖前期開發風險較高,然其能量密度高,占地面積小,可24小時穩定輸出電力,幾乎不受天候影響,且啟停反應快速,以仁澤地電廠為例,從冷機啟動至發電併網只須半小時,發電效率可達60%~70%等優勢,顯示地熱是未來不可或缺的重要綠能來源。

    仁澤地熱發電結合中油與台電專業,過程中亦有工研院協助地熱井產能測試,加上國產發電機組設備,聯手打造「MIT地熱產業鏈」。

    促發展 再生條例增訂地熱專章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我國目前地熱開發量體達61.75MW(百萬瓦),其中包含台電仁澤地熱等7.29MW已併入電網,中油宜蘭土場4MW案場預計明年加入,目標2025年累計設置達20MW。

    曾文生表示,政府現已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增訂地熱專章,於法制面完備發展條件,並成立「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輔導地熱發電業者申設流程,將持續提高投資誘因,加速推動地熱發電與產業成長,逐步達成我國能源轉型目標。

    小辭典: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仁澤地熱發電機組採用「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透過生產井抽取地熱流體,透過熱交換器將工作流體(冷媒)加熱汽化,推動渦輪機發電。地熱流體全程不直接通過發電設備,發電尾水回注地層,減少地熱礦物質致管線結垢風險,有效維持地熱儲集層壓力,也實現永續循環利用。工作流體汽化後則可冷凝再利用,達成地熱流體與工作流體的雙循環。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