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郭董提核電占比25% 經濟部:9部百萬瓩級核電機組「社會溝通難度高」

    2023-06-20 20:32 / 作者 吳馥馨
    核三廠。取自網路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20)日下午在臉書表示,他認為最佳的能源配比,核電應占25%。經濟部反問,以目前供電規模換算,相當於720億度核電,9部百萬瓩級核電機組,那就是四座新的核電廠,假設是採SMR機組(小型核電機組),甚至需要至少興建30部機組,無論選在新北市原地重啟重建,或是另尋其他縣市,社會溝通工程的難度,皆不亞於電力建設工程。

    郭台銘也指,副總統賴清德緊急時重啟核能電廠的說法是「欺騙」,因為核電延役正常需時長達3至4年,就算全力突破,也至少要2至3年才能完成;怎麼可能作為緊急時的備用能源?

    經濟部則以核二為例,目前已達運轉年限後停機,但新北市府過去不准乾貯設施興建,因此用過燃料棒無法取出而置於反應爐內,純就核能安全角度來說,核二仍需妥善進行設備維護保養,無論要不要保留緊急使用的可能性,都要優先處理核廢料。

    因為乾貯設施無法興建,核二1號機甚至被迫提早半年停機;經濟部重話回應:「卡核廢乾貯又談核電延役,這樣的政策討論並不切實際。」

    經濟部說,同意朝郭台銘所說的「不缺電、要減碳、合理電價」來努力,也對於新能源,包括地熱、氫能及小型核電機組(SMR),都持續投入或是關注發展趨勢。但考量綠電大量發展後,因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電網需要能夠快速升降起停的燃氣機組,以及消峰填谷的儲能建置,才是短期的最佳方案。再生能源時代來臨後,機組的反應速度及供電裕度同樣重要,核電起停都要花很長時間的特性,也不應忽略。

    經濟部再次強調,光電、風電、地熱等再生能源,才是國際供應鏈RE100承諾中定義的綠電,經濟部對新能源技術皆持開放態度,但現有的核電技術要面臨機組延役法規、新建機組的地方民意,以及核廢處理的挑戰。以燃氣匹配綠電發展,則是現階段減碳、減空汙,維持穩定供電的有效方案。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