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解封後的台灣3-1】封印1197天之後 6大現象「回不去了」

    2023-05-01 07:00 / 作者 吳馥馨
    4月17日起,民眾搭乘共用運輸系統不再強制戴口罩,長達三年的「戴罩」政策,終於正式「脫罩」了。但一時間,99%的民眾還是選擇戴上口罩保護自己,如同「脫罩」後的台灣,很多事情都回不去了。陳品佑攝
    4月17日起,民眾搭乘共用運輸系統不再強制戴口罩,結束長達三年的「戴罩」政策,防疫回歸常態化進入時間表,但一時間,不論是路上行人、辦公室員工,或車廂乘客,99%的民眾還是選擇戴上口罩保護自己;5月1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正式解編,1197天防疫任務劃下休止符。但如同「脫罩」後的台灣,很多事情都回不去了。

    在全民正式「露臉」前的最後一個股票交易日,4月14日觀光股強漲,其中,雄獅股價開高,上午11時25分後拉上漲停後,最終以漲停價179元作收,距離歷史高點186.5元僅一步之遙,市值則是衝上逾150億元新高。反映著國境解封後,國人一窩蜂出國旅遊的商機,終讓觀光股盼來了春燕。

    儘管看到春燕,但並沒有回到疫前。據交通部觀光局入出境統計,今年1-2月國人出境人次近135萬人次;但來台旅客僅62萬人次,相比交通部今年觀光客來台目標是600萬人次,還有很大努力空間,遑論疫情前觀光客來台每年約1100萬人次,還差一大段距離。

    雲品董事長盛治仁日前分析,從邊境解封後國人出國狀況,以及外國觀光客回流速度來看,加上各產業皆面臨缺工、航班運量還未完全恢復,機票也比疫前貴,預估今年(2023)兩股力量仍將持續拉扯,觀光業要到2024年才會完全恢復。

    事實上,從各個面向來看,儘管口罩令解除了,但解封後的台灣,很多情況都已經回不去了,包括一漲不回頭的物價、經濟結構失調、科技業大舉徵才排擠其他產業用人、各行各業都在喊缺工、消費行為模式都已改變。這當中,除了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更有美中貿易戰,以及俄烏戰爭造成的驟變。

    一、低廉物價回不去了:學者預料通膨警戒線設2%,未來恐上調

    主計總處4月11日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5%,雖較2月回落,但已連續20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且1至3月CPI平均漲幅仍達2.62%,其中17項重要民生物資3月漲幅更達6.12%,因此民眾對物價上漲非常有感。

    近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表示,包括台灣,目前全球都把CPI年增率2%視為通膨警戒線,但未來恐怕要檢討,「2%」這個數值是否要上修。

    殷乃平說,把CPI年增率2%列為通膨警戒線,這是美國聯準會(Fed)基於過去20年來,全球物價相、失業率都相對不高,利率也接近零利率的環境,所設下的標準。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過去20年其實是「異常」現象。

    根據經濟學裡的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物價與就業之間是取捨關係,失業率低伴隨著是通膨率就會高,反之,失業率高會有低通膨。但這個理論,過去完全被打破。

    由美中貿易戰掀起的短鏈革命,以及俄烏戰爭造成全球糧食、能源價格高漲,殷乃平表示,也許未來物價增速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也回不去了。

    二、低廉勞動力回不去了:基本工資追著物價連年漲,但實質薪資還在倒退嚕

    殷乃平說,在全球與疫共存的大方針下,脫下口罩是遲早的事;但脫罩的同時,台灣也面臨基本工資上漲壓力。雖然政府已7度調漲基本工資,對於領基本工資的勞工而言,雖然帳面薪水提升,但實際薪資依然是衰退的。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2月受僱員工薪資狀況,累計1-2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45,206元,年增2.39%,但扣除物價因素後,每人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41,511元,年減0.34%,減幅為10年來最大。薪水被通膨吃掉的問題,可說是10年來最嚴峻。

    近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統計


    近年基本工資調整


    殷乃平說,台灣在「經濟奇蹟」的年代,國民所得成長超過物價上漲,也就是GDP年增率超過CPI年增率;如今變成物價上漲速度超車經濟成長,物價一直漲,為了照顧弱勢族群,基本工資不能不反映。

    但是,上漲的只有基本工資,但其餘基本工資沒漲,反而受到基本工資上漲、推動物價上漲,成為薪水追趕不上通膨的惡夢。

    至於基本工資調漲能否帶動雇主替整體勞工加薪?就涉及雇主的能力了。殷乃平說,勞工整體薪資漲不漲?這不是上調基本工資能改變的,若雇主活不下去,員工也只能摸摸鼻子接受。反之,若雇主獲利能力良好,為了留才、不待基本工資調漲,雇主自然會替員工加薪。

    殷乃平表示,歸根究柢,當全球經濟都在衰退,台灣經濟成長處在下行階段時,雇主沒辦法在市場上賺到更多錢,就無法回饋員工,雇主與員工同時面臨經濟困境,對整個社會都帶來更大的衝擊壓力。

    三、消費模式回不去了: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模式取代傳統實體店面

    疫情期間有人被打垮了,當然,也有業者積極調整面對改變。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陳馨蕙以王品集團旗下餐廳為例,過去他們致力提供標準化服務,以紙本問券掌握客戶滿意度,吸引顧客一再回店消費。

    但疫情期間的王品,則致力分散產品別,開發新通路,研發可以讓顧客外帶回家享用的食物,並透過App,讓消費者持續回頭。

    陳馨蕙說,同樣的轉換也發生在全台各大百貨公司、專櫃通路,過往都只有實體店面,如今雖然還是設有櫃點,但也開始接受線上購物的營運模式了。

    殷乃平表示,疫情改變許多人類的行為,全球、包括台灣都加速進入「電子環境」,因而人類消費行為都會改變,行為模式、思維模式都會改變。

    目前40歲以下族群,未來大概都會偏向手機、網路購物,資訊來源也都從網路來。但40歲以上或長者,仍舊採取傳統模式。因此消費行為的變動,零售業者觀察的面向就要更廣了,若只依循舊模式,消費會萎縮,但若把新的消費模式放入,變化就不同了。

    殷乃平指出,若單看傳統通路的門市營業額恐將萎縮,但若業者改為線上、線下共同協作的商業模式,就能發崛另一片商機。過去,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騰訊,很早就走向這條路,台灣則因疫情才開始大轉變。

    四、工作模式回不去了:人不在、江湖還在,混合辦公模式興起

    一場疫情,除了讓銷售通路轉向虛實整合,工作模式也不再僵固限制在辦公室裡。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林瓊瀛感嘆道:「疫情開啟了各種可能性!」以往,傳統觀念都說在家不能辦公,只有在辦公室才叫辦公,疫情逼著大家「不得不」,開啟了各種可能性。

    林瓊瀛以全球知名企業為例,Yahoo後勤已採行遠距辦公,員工自行決定要不要進辦公室;花旗銀行則採取3天On site(現場辦公),2天WFH(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的模式;亞馬遜雲端也是採遠距辦公,都是沒有固定坐位,需要進來時有個非固定坐位,概念就和在家工作一樣。

    林瓊瀛並以PwC為例,PwC US也嘗試著讓同仁有3種選擇;virtual可以選擇每月進辦公室0至3天。flex是每周1至3天進辦公室;in person則是每周4至5天。而多數員工都選擇每周1至3天進辦公室flex模式。

    至於PwC Taiwan在疫前就在試行WFH,一個月可有2天選擇在家工作,疫情來了,就從每月2天變成30天。林瓊瀛說,即便疫情稍緩,PwC Taiwan也沒取消這個政策。目前,台灣員工每人、每月還是有7天可選擇在家工作,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混合辦公。

    如今,PwC Taiwan還想進一步試行新制度,內勤員工改成「412」,4天辦公室,1天在家,2天休假。中期計劃要改成「322」,3天在辦公室,2天給彈性在家上班,2天休假,這目的就是要保留員工互動。

    林瓊瀛說,長期來看,PwC Taiwan希望以行動辦公室概念,不再有固定坐位。短期因工作性質,釋放出來的空間,就變成共享辦公室。

    資誠共享辦公室。資誠提供


    資誠共享辦公室。 資誠提供


    林瓊瀛也興奮地分享PwC Taiwan新裝潢好的辦公空間,是採分享辦公室模式,有很大沙發可做團隊討論,也有吧台,或坐、或站;也有像獨立電話亭,不被打擾空間,保留做線上會議使用。行動辦公室概念,也讓有進辦公室的同仁比較舒適,也能促進團隊互動。

    林瓊瀛表示,過去在家防疫的居家工作模式,已帶動混合型工作模式。以往人在、江湖才在,員工一定要出現在辦公室;但這樣的工作模式被疫情打散,取代而之的是混合型工作模式,而這也符合員工期待。姑且不論一定要在辦公室「排排坐」的工作,混合辦公的工作模式確實是一種增加工作彈性的解方。

    但傳統職場是「人在江湖在」,如今員工可以不用辦公室,主管也會問「績效在哪裡?」林瓊瀛認為,混合辦公確實會產生管理焦慮,但思維轉變是必然的,只能調整接受趨勢。「當然還是可以把人叫過來排排坐呀,但人就會跑掉。」他笑著說。

    什麼是混合式工作模式



    五、缺工問題回不去了:疫情放大科技業磁吸效果 加劇少子化危機

    過去半年多來,飯店董總「搶救鋪床大兵」的戲碼,持續占據各大媒體版面。台北君悅飯店總經理陳隆慶透露,身為總經理的,「等下我也要去鋪床」;圓山飯店總經理楊守毅也向媒體展現,如何在上午11點後集體退房、下午3時集體報到的「關鍵4小時內」,親身經歷鋪床大作戰;台北萬豪酒店高層也已輪流支援第一線⋯⋯。

    去年底,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表示,因為宴會人力端不足,「晶華推掉了幾千桌的生意」,「缺工是國安等級的議題」。

    少子化問題,早已讓各行各業招募員工不易,未料,一場疫情造成的全球晶片荒,讓台灣半導體「護國神山」的角色被凸顯出來;半導體產業拿出豐厚的薪資報酬吸引人才,當然也就排擠了其他產業。

    而疫情期間,在海嘯第一排的飯店旅宿業,更沒有條件留住人才,以致旅宿業「缺工」問題時有所聞。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也說,據向業者調查,飯店餐飲業者確實表示:「現在營收非常好,但我們的人跟不上。」

    缺工也讓房務人員薪資水漲船高,據104人力銀行,台中某飯店徵房務人員,無經驗起薪3.5萬元,若有2年以上資深房務經驗,月薪最高可達4.3萬元。

    飯店業缺工的問題,更讓業者聯合遊說勞動部開放引進服務業移工;但迄今,勞動部沒有鬆口,為了保障國人就業機會,也期盼業者祭出更優沃的薪資福利待遇來留才。

    但有飯店主管私下表示,如今已不是加薪就能解決缺工問題了,疫後經濟讓科技產業人力需求大增,挖走製造業人力,製造業再挖走旅宿業人才,而如今,「年輕人寧願去跑外送、當網紅,沒有人要做辛苦的旅宿工作」。

    對此,林瓊瀛也說,新世代對工作期待和轉變是很鮮明的,否則台灣不會一條街開滿手搖飲,因為大家都想當老闆,大家都不想「被動」被交代工作;以往勞工追求工作安全感,現在更追求彈性;以前在餐廳端盤子3萬多元,現在接Uber Eats,拚一點也是3萬多元,「為什麼要站在那裡8小時,況且我還可以選擇要不要接不接單」。

    六、產業結構失衡回不去了:電子業獨大,台灣產業荷蘭病浮現

    包括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成為美中貿易戰下的受惠者,更因疫情期間居家上班的工作需求,帶動電腦電子產業產值節節高升。儘管中央銀行否認台灣染上了「荷蘭病」,但不可否認,台灣長期以來只偏重發展電子產業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的病灶更嚴重。

    「荷蘭病」是指過度依賴單一產業,導致大量資本流入、幣值急速上升,喪失國際競爭力的現象。1960年代,荷蘭發現北海油田,往後20年靠著大量出口天然氣,累積不少外匯,荷蘭盾匯價大幅升值,卻也造成國內其他產業空洞化,產品出口量下跌、失業率攀升,政府財政負擔加重等經濟問題。

    殷乃平說,台灣經濟面的結構性問題是電子業獨強;當其他出口競爭國家都因全球需求放緩、貨幣趨貶時,新台幣匯率相對其他國家貶值幅度減少,對其他非電子產業的出口競爭態勢更加不利,例如工具機業的出口競爭力被大幅削弱。

    而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出口是經濟成長最大引擎,殷乃平表示,只要出口衰退,全台灣經濟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即便政策祭出全民共享發現金6000元的政策,或是加速公共建設等靠內需撐場也是有限。

    「當全球市場不好時,你說用擴大內需替代出口,這是自我安慰的話!」殷乃平也坦言:「說實話,今年台灣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

    至於明年會好嗎?他表示,要觀察,全球目前都在看中國大陸。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發布,2023年後,中國大陸將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會退居第二,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因而,現在大家都把眼睛擦亮看著中國的經濟表現。

    儘管大家都殷殷期盼台灣經濟早日「看到隧道口的那一縷光」,但很多現象都已回不去了,包括物價、缺工、產業結構失衡等,是挑戰但或許也是機會。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