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出現首位AI主播!學者:人與AI必須並存互補

    2023-07-02 19:23 / 作者 李佳穎
    民視AI主播昨在民視無線台、民視新聞台上線播報新聞。民視提供
    台灣第一位AI(人工智慧)主播「民視AI主播」上線一週,新聞界密切觀察,而AI如何應用於新聞產業,也是今(2023)年甫落幕的世界媒體年會討論的話題之一。中正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認為,AI主播同樣要嚴守事實查證和公平報導、評論的原則,持續強化新聞媒體內部自律及編審內控機制。

    民視的AI主播於6月26日正式上線,在每天晚上6時30分的民視的「全球看民視」與11時30分的民視新聞台「民視午夜新聞」負責播報90秒的國際氣象資訊,AI主播透過先進的AIGC(人工智慧生產內容)技術,結合先進的語音生成功能播報已經撰寫好的內容。

    「雖然我是新人,但是我每天都在學習如何變得更好!」這是民視AI主播每日播報氣象的開場白,從這幾日的播報內容可以發現,AI主播的嘴型不一定能跟上內容,但AI主播具有學習能力,隨著播報次數增加,說話方式會越來越自然,與真人越來越像。

    民視推出全台一位AI主播之際,恰好碰上換照審查,被通傳會(NCC)要求解釋。羅世宏解釋,目前民視AI主播播報內容仍是由真人撰寫與審核,也在播報時標註內容生成方式,「應該沒有違法問題,法律未有相關規定或限制。也沒有實質改變營運計畫的問題。」

    AI主播並不違法,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新聞倫理呢?羅世宏認為,AIGC常常「正經八百地胡說八道」,不可缺少編審核稿內控品管機制,出了事需要有人負責,因此必須要強化問責性、透明度與公信力,要嚴守事實查證和公平報導、評論的原則,持續強化新聞媒體內部自律及編審內控機制。

    民視的AI主播並不稀奇,中國新華社早在2018年11月就推出全球第一個AI主播,人民日報則是在2023年3月推出,南韓、日本、印度、印尼、俄羅斯與阿拉伯等國家都已經跟上AI浪潮,都曾推出AI主播,但和民視一樣,播報內容都是由真人撰寫,領域涉及氣象、股票、體育競賽結果等內容。

    羅世宏指出,AIGC技術越來越成熟,AI不會累、可以24小時工作,未來類似運用必定越來越多,不只是「讀稿機」,還具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預測力與互動能力,還可以與觀眾對話,但缺點是缺少「人味」。

    羅世宏認為,AI用於新聞產業,可以減少真人從事重複性、資料𢑥整的工作負荷,轉而專注更複雜化且需要專業經驗與判斷的工作,提升工作成果的品質,畢竟真人比較具有原創性、洞察力,擅長深度分析、背景調查,比較不會犯「低級錯誤」,也比較有能力做出感動人心的敘事。

    羅世宏表示,新聞採訪需要記者在現場報導,和消息來源的互動與互信,磨破鞋底、道德倫理判斷與堅持,無法完全被AI取代,新聞專業工作者的存在價值永遠不減,人與AI在新聞工作上可以也必須並存互補。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