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立第二戰研所|從俄烏戰爭談「疑美論」—美國幫不幫台灣?關鍵在台灣自己身上

    2022-03-03 09:25 / 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俄烏戰爭爆發,台海情勢也被國際高度關注,隨著日本與澳洲都發表了台海安全的重要,要安定東亞局勢後,美國也正式派了重量級的特使團來台,其安撫台灣以及加強美國穩定區域的意義不言而喻。




    圖片
    美國3月2日正式派遣重量級的特使團來台,其安撫台灣以及加強美國穩定區域的意義不言而喻。(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強權,對利益有核心跟邊陲之分



    國內的民意,也果不其然分裂成兩大部分,可以說完全跟藍綠對抗的政治情勢一致。泛綠的認知,是台海現狀的改變不會得到國際支持,中國解讀錯誤對台發起任何侵略,都將會遇到國際抵制,甚至軍事援助。泛藍則是完全相反,不僅截取了烏克蘭部分事實當作棄台論的基調,更多支持者想像的,應該是南越與阿富汗,美軍拋棄盟國時,那副放盟友去死的樣子。



    不管哪一方,本在提供疑美論的種子,只不過泛綠提供的盲信的基礎,讓疑美論者認定沒有具體措施的支持,就是盲信。泛藍面則提供現實的認知,有那麼多的案例,美國當然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台灣。



    其實,真正的問題,來自於我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相當不同,太多己願他力的部分。



    美國是不是會幫助盟國?當然。美國有沒有放棄過盟友?還不少。



    所以這是矛盾的嗎?通常不是。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強權,對於利益的定義有分為核心跟邊陲,屬於核心利益部分,就會加強對該區的安全承諾,邊陲部分就較為偏向與盟友共同承擔、行動。而扣掉利益的部分,當事國家自己的防衛意願也很重要,一個有堅定抵抗意志的民族,跟爛泥扶不上牆的國家,哪一個比較好保障其安全,膝蓋想也知道。



    疑美論的特點,就是斷章取義



    單純用美國的利益重量,以及當事國家的自強意識,就可以區分四個象限。這更不用說,加入更多國內政治因素後,事情會多麼的複雜。但不管多複雜,大方向是不會變的,一個國家要能夠被強權視作核心利益,需不需要去保護,甚至是侵略,端視自己有沒有做出努力。



    以俄烏戰爭為例子,烏克蘭傳統上是穀倉地帶,還有工業地區,以俄國角度來看是不能放手的。這相對美國來說,利益在傳統上並非屬於自己,更沒有損失的問題,自然沒有立即介入的理由。反之,烏克蘭邊境的其他國家,都有必須馬上協助的焦慮感,畢竟鄰居家門失火,哪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用這種想法去看疑美論,不難發現疑美論的特點,就是斷章取義,擷取其中一個片段,作為美國必定放棄盟友的證據。



    好比阿富汗,美國投入了上兆的經費,協助阿富汗成立多少自己的部隊,十年過去,依然是能打的沒幾個。你說策略錯誤也是真的,但實際上就是耗盡心力,只是建立不出原本想像的阿富汗政府。



    在南越的狀況也是,越戰之殘酷雖說建立在冷戰的前提下,但美軍在戰場上並沒有致命性的失敗,北越的資源也打到幾乎撐不下去。最後迫使美國撤軍的,是南越自己承擔的太少,以及美國內政上反戰的因素。



    但這兩個,都算是美國對外出兵,去承擔一個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責任,要怪戰略失誤也可以,認為是帝國擴張的錯誤也行。至少在美國拋棄盟友上,這種花了多年心血,經費丟到該國後如泥牛入海,效果極差,依然不離不棄的做下去,也算是仁至義盡。



    台灣勢必得面對「要不要自立自強」的考量



    疑美論,最喜歡拿美國都是為了自己利益,去介入他國的事務。先建立一種人家不是為了仁義而戰,削弱其正當性,再剪出結果來直接佐證棄台有據的論述,都是一種去脈絡的說法。



    因為,哪一個國家不是為了利益行動?這種別人都好壞壞,自己都很善良的論述,反過來為何都不成立?



    要拿來台灣比喻,例子應該像是「花十年協助台灣跟中國作戰,耗資上兆美元的經費,結果台灣人逃兵的逃兵,當兵的開小差,作戰都是美軍去打,自己躲後面等戰果。連協助建造的民生物資生產,都被優先拿去黑市買賣,人人賺錢想移民出國。」



    換你是美國人,看到這種鳥樣,還會有多少意願,出錢與流自己子弟的鮮血,去捍衛一個遠方的利益?



    台灣身處當今美中強權的邊緣,自己勢必得面對要不要自立自強的考量,而決定美國會不會幫到底的關鍵因素,不是在美國那邊,是在台灣自己身上。



    所有疑美論的論述拆開來,都建議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上:「幫我是應該,出錢出力是活該,若沒這麼做就是別有居心。」



    做人請不要那麼機車。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王立第二戰研所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