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兒虐案「專責醫師不是戰犯」 藍委轟中央規範不清釀社安網破洞

    2024-03-18 20:05 / 作者 鄭惠元
    立委李彥秀質詢。廖瑞祥攝
    近日兒虐案讓「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備受關注,對於檢討專責醫師制度失靈、訪視成效不彰的聲音,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3/18)表示,兒童專責醫師不是戰犯,中央規範不清才是系統性漏洞,因制度設計衝突矛盾釀成社會安全網破洞的主因。

    針對上週衛福部提出「對於已由政府安置之3歲以下兒童,無須取得家長同意書,衛生局應為其指定專責醫師」的精進作為,李彥秀今天(3/18)在臉書發文痛批,除已凸顯以往衛福部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並未明確規定接受政府委託安置兒童的收案流程,才造成個案未能順利在社政與衛政間銜接;此外,衛生局如何指定、安排專責醫師,流程也讓人茫然。

    李彥秀指出,依據現行「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需求說明書,經主管機關列為指定收案條件的幼兒,是由衛生局「媒合」分派,或是家長收到衛生局通知後「自行選擇」參加院所,根本不是「指定」由特定醫師收案。

    她質疑,在衛生局直接指定專責醫師後,除家長未按時帶小朋友接種疫苗,醫師該如何發現久未就診的孩童有何異狀?至於衛福部長薛瑞元稱醫師不一定要執行家訪,而是要小孩子來院所就診,但究竟孩童多久未就醫,醫師就需通報社會局啟動疑似兒虐程序?屆時有沒有足夠的社工量能,得以達到強化社政及衛政網絡合作的期待?「在在顯示以協助幼兒特殊疾病治療或生長環境改善為原意的指定收案原則,並無力承載兒虐風險個案。硬是將高兒虐風險的個案管理,放進高健康風險個案的制度設計,自然顯得格格不入。」

    最後,李彥秀主張,對於醫師投入兒虐防制的期盼,衛福部應與醫師、社工與縣市政府另外研議明訂收案對象、派案流程、個管機制,為高兒虐風險孩童量身打造一套守門員制度。

    鄭惠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