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烏戰爭觀察——自卑的另一種形式

    2022-03-04 15:13 / 作者 張佩雯

    臺灣時間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羅斯發動二戰結束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全面入侵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強烈譴責俄羅斯發動不義之戰,指其為窮兵黷武的政權,並表明美國與盟邦將對俄羅斯祭出全面制裁。下面將以條列的方式,臚列出筆者對此次俄烏戰爭的觀察。




    圖片
    俄烏戰爭開戰已超過1週,未來俄羅斯部隊不管消耗到什麼程度,可能都會重演車臣格羅茲尼的大規模消耗戰。(圖片來源/翻攝自推特)




    一、建立緩衝區



    綜觀歷史,俄羅斯並非「窮兵黷武」的侵略者,通常俄羅斯對領土擴張的行為,源於缺乏安全感下尋求創造與其他強權之間的緩衝區的需求,此次俄烏戰爭,若拉長時間縱軸來看,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情形,蘇聯解體後在冷戰遺緒下,烏克蘭在英美等國的協商下簽署《不擴散核武條約》解除自身的核武裝,並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這是西方在蘇聯解體後,尋求緩衝區的方法之一。筆者並非為俄羅斯發動的戰爭找藉口,侵略仍是此次俄烏戰爭俄羅斯無可迴避的標籤,但俄羅斯目前的行為,與其說是要進行領土的西擴,倒不如說是想要重建自己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區秩序。



    二、北約與美國的角色



    目前大部分的評論,都對北約與美國遲遲未直接出兵協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入侵感到不滿,不過若將(北約與俄羅斯)需建立緩衝區作為前提來看,就能明白北約現在的處境,先不討論作為共同安全保障的北約組織,目前會員中並沒有烏克蘭這一點,若是北約加入烏克蘭,就等於北約東擴,北約東擴正好是俄羅斯無法接受的狀態之一(直接與北約的領土勢力接壤),因此,目前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北約可以各種援助烏克蘭(彈藥、物資、裝備、熱機移交的戰鬥機),但是就是不能直接出兵。美國目前不能參戰的角色更為簡單,在冷戰時期兩大強權對峙時,為了避免類似古巴危機的狀況再次重演,因此雙方都發展出了「拐個彎式」的代理人戰爭模式,讓兩國間不用直接爆發衝突,可以避免傳統軍力的對峙急速升高至兩個核武大國的全面戰爭,畢竟,核武大國間的戰爭可能造成的狀況是全球的核戰,兩害取其輕的狀況下,目前美國仍未到達直接投入戰爭的臨界點,但美國仍可循北約模式,投入武器彈藥裝備給烏克蘭,讓這些裝備「打著烏克蘭的旗幟」來抵抗俄羅斯。



    三、戰略溝通的手段



    俄羅斯目前所有的行動,都是在增加對烏克蘭的談判籌碼,最終的目的當然就是第一項,重建緩衝區的秩序。在本週剛開始時,筆者對此的評估仍為俄羅斯意欲在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北部建立緩衝區,以期能擁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和空間作為本土的安全屏障。但目前看來,除了直接建立烏東兩個親俄的共和國作為緩衝外,態勢也逐漸偏向在烏克蘭扶植一個親俄的政體。在這樣的狀況下,烏克蘭將成為實質上由莫斯科當局直接控制的區域,這樣的結果是否為北約所能接受(或是接壤的北約、歐盟會員國所能接受)?將會進一步左右北約是否在未來投入戰事的意願。另一方面,北約在戰事開始後第三天,就開始投入軍事資源援助烏克蘭,這也可以視為一種隱藏的意涵,就是「雖然烏克蘭你不在北約這個組織裡,但是我們還是會盡力讓你擁有能力去對抗侵略」,亦即在不觸碰俄羅斯對於緩衝區的需求這個前提下,讓烏克蘭雖然不在北約,但又像在北約裡的一個未明說的安全承諾。



    四、俄羅斯的下莊時機



    很遺憾的,依照目前基輔遭圍的戰事進展來看,俄羅斯可能因為輕忽烏克蘭抵抗的意志與高估自身的部隊戰力而投入了比預期更多的傷亡與國際威信(簡單講就是面子問題),若依照其戰鬥部隊展開的態勢,原本可以在談判取得進展後,便宣布撤軍,並宣稱「已完成特殊作戰目標」,但目前俄羅斯部隊的慘狀實在無法讓莫斯科當局做出這樣的聲明,未來俄羅斯部隊不管消耗到什麼程度,可能都會重演車臣格羅茲尼的大規模消耗戰。對俄式戰法來說,沒有所謂傷亡輕微的失敗(小輸),即便第一梯隊的損失消耗慘重,甚至全滅,但輾壓到最後而獲得的勝利(慘勝)仍然是勝利。對俄羅斯來說這樣的損失再重視個人生命與人權的西方世界來說固然殘忍,但應早已在俄方最初的估算之中。



    五、烏克蘭的抵抗意志



    此次戰爭,可以看見烏克蘭的抵抗意志之堅決,尤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表現更能成為表率,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在開戰前國際媒體普遍不看好,俄方可能也期待藉由對基輔的猛攻與砲擊,能讓澤連斯基快速地投降或逃亡,進而讓俄羅斯能完全掌握烏克蘭的政軍中樞。但澤連斯基的表現跌破所有人的眼鏡,也讓他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烏軍能有效遲滯俄羅斯的攻擊並取得戰果,戰鬥士氣與意志為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快速地組織軍隊與人民並投入反侵略作戰,這是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的部分。



    六、臺灣與烏克蘭的相似性



    俄烏戰爭給所有國際關係與軍事研究者絕佳的機會,驗證學理上的真實情況,許多人會將臺灣提出來和烏克蘭相比擬,但臺烏之間就歷史與國際法定位來看,完全沒有能夠相比擬的地方。就軍事力量來看,臺灣的防空系統建構得比烏克蘭更完整且強韌;地理上來看,臺灣與假想敵間更隔著一道海峽這樣的天險,常備部隊的數量與臺灣所擁有的軍備等級更是高出許多,應在這樣的先天優勢下建立自信與思考可對的方案。國軍當然有精進的空間,但身為一般平民,或許能以烏克蘭人民做為範本,思考在面對入侵者時,我們能多做些什麼?



    結語、臺灣社會的反思



    依筆者個人的經驗,由於軍事訓練資源的缺乏,臺灣社會投身產業(傳統生產製造/農業)的年輕人減少,造成台灣在農業、工業、軍旅的人才嚴重不足,這也會讓臺灣人在面對戰爭衝突時,專業人才雖多,但能發揮的能力卻相對有限。看著社群媒體的短片中,烏克蘭農夫開著耕耘機拖走俄國防空飛彈發射車,或是直接將俄國遺棄的步兵戰鬥車開走,我們不禁莞爾一笑,但假設場景換到臺灣,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民間社會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應變能力呢?



    臺灣的社會體制必須有所調整,僅將作戰的任務交給國軍與幻想臺美關係就是臺灣避戰的安全保障是不可行也過於天真的想望,在此次俄烏戰爭中學到的寶貴經驗就是「國際介入的基礎還是在於受侵略方本身對於侵略的抵抗意志」,而國際用以評估人民意志的基礎絕對不是在於有幾篇國際媒體投書或是捐多少錢,而是有多少人民能採取面對武裝衝突的實際行動。



    目前已有很多相關的倡議,比方說全民皆兵,讓所有人都納入本土防衛體系,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以單一意志驅動不同個體除了不切實際外,也有其風險。若想要純靠民間的力量來構建全民防衛體系仍有實務面上的困難,在未來基層組織的編組與資源分配上,還是必須透過政府來協調(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能做甚麼?),全民防衛機制的目標除能讓整體社會都能投入與正規作戰部門合作外,也能在開戰後維持穩定秩序的社會,這也有助於正規部隊的作戰,如果基層社會的防衛能力與意志空洞化,屆時出來喊話要國軍投降的可能不是解放軍,而是某些路人甲。



     (本文為合作專欄,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