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淑惠|秋遊大武山下:跟著藍皮解憂號,在半島歌謠祭中展開南國漫讀節之旅(下)

    2022-10-28 17:28 / 作者 劉淑惠

    以春光佐茶,藝文佐詩,跟著「藍皮解憂號」出發



    「女孩不要嘆息,難道你心中藏著憂鬱......」,在輕快的民歌聲中,我們踩著期待的腳步,搭上了由台鐵藍皮列車改裝的「藍皮解憂號」,這個傳說中,秒殺的「南國漫讀節」的經典文化列車。



    如果要體驗更多文學與藝術盛典,藍皮解憂號的山海行程,從屏東枋寮,一路搭到台東金崙,搭配沿途樂隊專場列車演奏,作家與職人的輪番演講,就像搭上環遊世界的郵輪,進入專屬客製化的旅行時空膠囊中,讓人永生難忘。




    圖片
    在藝術生活中遊憩,徜徉在山巔水湄,在藍皮解憂號上,充滿各種驚喜與驚奇。左圖,劉淑惠攝。右圖,取自潘孟安縣長臉書




    車上還有一節車廂,是啤酒飲料冰品吧檯,每當列車行經黑暗山洞時,光線轉為昏黃迷濛,就好像夜店的微醺時光,搭配著令人心神悠然的音樂,身體輕輕跟著搖擺Get High一下,無疑是最具屏東味的禮讚。




    圖片
    用詩味的風韻,佐以海風的翅膀,抹上音樂的解憂劑,喝點清爽的啤酒,Chill一下,在最國境之南,聽得到的,都是藍皮解憂號的心跳聲。左圖,劉淑惠提供。右圖,取自縣長潘孟安臉書




    正如余光中<車過枋寮>一詩中說的:「一大幅平原舉起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雨落在屏東的西瓜田裡,甜甜的西瓜甜甜的雨,肥肥的西瓜肥肥的田」。在作家旅行的書寫時光裡,眼裡看盡的風景,都是一抹心醉神馳。



    車過枋寮之後,再來就是恆春半島,來趟「半島歌謠祭」,絕對是另一個美麗的文化饗宴,Let’s go for fun!




    圖片
    余光中:「正說屏東是最甜的縣,是方糖砌成的城,忽然一個右轉,最鹹最鹹, 劈面撲過來,那海」。圖為台東與屏東交界,劉淑惠攝




    半島歌謠祭,在海風中吶喊,在古城中傳唱



    從大武山的大山大水,到恆春半島的落山風,我們在山巔水湄中,感受屏東的山海風情。



    縣長潘孟安說,「當落山風之歌,這一段被遺忘的回憶,再度被蒐集編織,成為古謠傳唱的時候,我帶領老人家去台北發表時,站在台上唱歌完,所有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哭了,因為在這裡,有他們年輕時的回憶,以及他們與過去的和解」。




    圖片
    在風聲雨聲中,斜風細雨中,老人家們、夏川里美、潘孟安,伴隨著月琴,三味線,一起合唱「雨夜花」,台下的民眾也跟著一起唱,雨就這樣一直飄落,灑在每一個人身上。劉淑惠攝




    台上台下的舞台,彷彿合而為一,不分明星或民眾,每個人身上,都自帶光芒,歌聲在人群中,不斷傳唱著,那種源源不絕的草根態度,大概就是正港的屏東味。



    透過沖繩歌姬夏川里美,那一聲清亮的「淚光閃閃」,歌聲劃破天際,「半島歌謠祭」進入最高潮,跟著老月琴的軌跡,聽著老樂師的吟唱,我們一同進入時光隧道,也走進了恆春古城的老時代。 




    圖片
    半島歌謠祭,搭配設計師Daniel Wong,在時尚印花走秀中,傳遞出「既在地又國際」的氛圍。圖片取自縣長潘孟安臉書




    所有印花圖騰投影在古城牆上,令人炫目痴狂,我們在海風吹拂下,進入最原味覺醒的時刻。



    那一夜,斜風細雨,我跟著所有人搖手擺頭吶喊,身上的一片裙,隨風飄飛在恆春半島,長髮與耳環,也飄散在那一夜的微風中,恆春之夜,真的非常迷人浪漫。



    其實,南國不只有恆春半島。



    南國也不只適合漫遊,更適合漫讀。



    越旅行,越裡面,我們走心的閱讀。



    C'est la vie,我在「南國漫讀節」,漫讀與漫遊著



    C'est la vie,人生如此美妙。



    漫讀自己的故鄉,漫遊自己的人生,我一直在旅行中,閱讀與創作。



    聆聽縣長、文青、作家、在地職人、演員、策展人、藝術家…,分享人生不同的故事,從潘孟安,鄭麗君,詹偉雄,王琄,徐堰鈴,方文山,吳東龍,葛大為,游以德,王耀邦,李惠貞,洪信介,張大川,邱黃肇崇…..,每一個人,都像是一本本的好書,等著你去閱讀,並開啟更大的世界。 




    圖片
    南國漫讀節,匯集一時多少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分享各自精彩的生命故事。右圖,劉淑惠攝。左圖,取自屏東文化處網頁




    從屏東總圖,部分鄉鎮圖書館,可可園區,泰美圖書館,大和咖啡館,東港,恆春,七本人文空間、永盛五號、繫本屋、紅氣球等獨立書店,大約三個月,50幾場講座,各個充實,飽含能量。




    圖片
    在旅行與閱讀中,我一直在豐盈自己,割捨過去,離開現狀,也靠近未來。既揉捏又打碎,不斷創作,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右圖,劉淑惠攝。左圖,張大川攝




    事實上,我們旅行並不是為了逃離生活,而是使生活更貼近我們(We travel not to escape the life, but for the life not to escape us),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使我們更貼近真實的生活與人生。



    因此,我們走進排灣原住民部落,並在里港、潮州的老村里探險,也更貼近屏東聚落生活。



    部落漫遊,美食文化踏溯之旅



    跟著排灣族勇士,來趟山裡走讀,在心達達山拜訪秘境,跟著植物獵人洪信介,採集山林野植,體驗部落「送情柴文化」,從詠物抒情中,體驗排灣族的愛情告白。




    圖片
    跟著植物獵人洪信介,採集山林野植,體驗部落「送情柴文化」,從詠物抒情中,體驗排灣族的愛情告白。左圖,劉淑惠攝。右圖,陳上元攝




    不管來到里港,透過實地老街走訪,認識滇緬,客家,日本移民匯聚的多元文化聚落,老廟老屋老建築,體驗里港獨特餛飩豬腳文化。或者到潮州,體驗傳統戲曲文化搖籃,了解布袋戲,歌仔戲,皮影戲,都是一種體會在地生態樣貌的方式。




    圖片
    里港,除了有多元族群並融,也有許多老廟和美食,可以體驗在地生活之美。劉淑惠攝




    走逛每個鄉鎮,旅人之間,彼此敬祝旅途愉快。



    說聲Bon voyage,然後各自展開新的旅讀篇章。




    圖片
    卡繆說,「秋天是另一個春天。秋天裡,每一片葉子都是一朵小花」,為耳畔戴上秋天,穿上在風中飛舞的落葉,讓秋意吻上心頭,一起在旅行中徜徉。左圖,Gigi攝。右圖,林續琴攝




    一心向南,體驗在屏東生活的一百種方式



    在越往內在發掘,就越一頭栽入,享受沉迷旅讀的樂趣,也在尋根之旅中,展開「一心向南」的漫遊方式,慢慢體驗「在屏東生活的一百種方式」。




    圖片
    在恆春的落山風下,小孩、老牛、摘採洋蔥的工人,構成恆春獨有的的魅力。劉淑惠攝




    在山巔水湄中旅行,從大武山到恆春半島,我在藝文活動的漫讀,開始認識屏東的士農工商、販夫走卒、市井小民、文人雅士、百工百業…..,就像拼圖的過程,慢慢把故鄉的一切,拼湊起來,每一次總會發現,故鄉的樣貌,一直在改變,而那股力量,也深深震撼著我,變成驅使我前進的動力。



    屏東人的堅韌,就像落山風下成長的洋蔥,甜味包藏於內



    就像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在<逆風行腳>之旅時,在恆春古城聽著老樂師,彈著老月琴,吟唱古調,並與恆春當地農民對談,「原來恆春的洋蔥,是在逆風中成長,經歷過落山風的洗禮,加上海水鹹味的滋潤,所有的甜味都飽含於內,並鎖在其中,因此也讓恆春洋蔥,聞名於世,更凸顯出它與眾不同之處」,也慢慢可以了解落山風,怎樣形成一個地方堅韌的民風。




    圖片
    在四林格山上,眺望整個恆春半島,屏東將不再是遙遠的地理名詞,而是自成南國的多重宇宙,閃閃發光。 左圖為恆春民謠館,右圖為恆春制高點四林格山,劉淑惠攝




    屏東人的性格,就如同洋蔥,歷經落山風的洗禮,無論如何,總會克服困難,如同縣長潘孟安說的,「在沒路的地方找出路」,永遠努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本文送給故鄉的屏東人,也陪伴每一個旅居外地的屏東遊子。特此致謝屏東縣府邱黃肇崇秘書長,屏東文化處副處長李昀芳,表演藝術科長彭瑞珍,藝文推廣科長方慧茹,屏東總圖館長張關評,採訪線上,惠予協助。)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