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天外天劇場》面對已殘缺的建築,難道僅剩全拆一途?科倫巴藝術博物館給台灣的啟發

    2021-02-17 14:33 / 作者 張佩雯

    圖片
    「天外天劇場」雖然因遭到拆除而殘缺不全,本文作者認為可借鏡德國科倫巴藝術博物館的經驗。(圖片來源/Matt Chen臉書)




    面對已然殘缺的建築體,難道就僅剩全拆一途嗎?



    假期結束,正式開工,也代表著天外天劇場在世上的旅程即將走入尾聲。上月,盧秀燕市長視察臺中州廳修復工程進度時,說州廳「有梵蒂岡的fu」,若她見到現在天外天劇場拆除景況,不知會不會脫口而出說「有羅馬競技場的fu」?



    難道面對已然殘缺的建築體,就僅剩全拆一途嗎?難道建物實體一旦不存,為保留所做的呼籲都失去意義嗎?無論是有意保存天外天劇場歷史意涵的民間企業,或是突然大徹大悟的公部門,若可以如同處理大智慧大樓般,合理補償所有權人,接手目前的天外天劇場,其實仍大有可為。



    位於德國科隆的科倫巴藝術博物館Kolumba Art Museum的改造歷程,就是最好的例證。



    科倫巴藝術博物館的名字,源自西元980年興建完成的聖科倫巴教堂,它曾是中世紀科隆地區最大的羅馬式教堂之一,在1853年改建為哥德式教堂。二戰時期,教堂幾乎被炸成廢墟,只留下幾面牆壁殘垣,以及一尊毫髮無損的聖母像,成為人民的精神寄託。戰後,總牧師致力於重建教堂,於是委由Gottfried Böhm建築師設計興建一座八角形的禮拜堂,堂內彩繪玻璃透出的色澤光線,與殘破瓦礫既融合又衝突,有效接起信仰的神聖意義。1986年,Gottfried Böhm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之殊榮,值得一提的是,其位於後壁菁寮的聖十字堂建築作品,約與八角形禮拜堂是同時期的創作。



    科倫巴藝術博物館帶給天外天劇場、台中的啟發



    1974年,考古發現教堂下散佈7世紀至9世紀的房舍與教堂初始建物,於是,科隆教區發起「科倫巴藝術博物館設計競賽」,結果由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脫穎而出,藉由新博物館的概念方案,Zumthor要處理的內容包括保護1974年發現的羅馬時代建築遺跡、處理歷經二戰砲火洗禮的1853年完工的廢墟教堂、搭配Böhm建築師於1950年代完工的禮拜堂,最後是如何迎合當代城市紋理。



    面對如此棘手的設計需求,Zumthor費時四年構思,大膽地在遺跡與廢墟上興建新博物館量體,保留了所有殘存基礎,運用為博物館專屬燒製的輕灰色「科倫巴磚」,將原本破碎零散的場地統整在一起,新築牆面並未與舊有殘牆脫開,而是無縫接軌貼合其上,直接升起新展示館,老紅磚與新灰磚之間鮮明的對比,訴說此地發生過的歷史。



    博物館入口迎來一道曲折的幽徑,下方乃考古出來的層層矮房、洞穴或孔般的構造,也有一些古拙的雕像,走在其上,有種走進過去的儀式感,與現代的混凝土立柱和優雅簡約的建築設計產生強烈反差,有若即若離的趣味。



    Zumthor取用科倫巴磚砌牆時,採用雙層鏤空砌磚方式,通過有限度的不規則洞口,引入不斷交織的光影、蟲鳴鳥叫與徐徐的風,甚至是街道上的聲音,隨時間、四季推移變化,使得博物館內「時光」的流動更具體,而非僅有生硬的歷史凝結。



    走到博物館中心,Zumthor將Böhm建築的八角禮拜堂安排在此,禮拜堂保有自己獨立的出入口,足見他對前輩設計的尊重。博物館二樓以上規劃有16 間展廳與商業空間,每一處都提供不同樣貌的氛圍,展示羅馬天主教千百年來的藝術品。Peter Zumthor於2009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



    Zumthor運用建材與色彩的特性,毫不突兀地處理新舊建築的介面對話,科倫巴藝術博物館在美學上,具地標性質的引人注目,然而外觀簡潔俐落,又顯得內斂謙遜,更融入周邊街廓景觀。科倫巴藝術博物館的存在,詮釋新與舊絕對可以在同一時空再次對話,歷史和創新絕非全然對立。進一步來看,Zumthor以博物館建築為科隆策動一場無比的體驗——在充滿人文歷史的城市裡,走入一座既溫婉又堅毅的現代建築中,如星空般的幽微光線輝映下,藉由展示設計感知對城市身世的認同與敬意,知曉何謂尊重;知曉何謂雋永;知曉何謂磨礪。



    這是Zumthor與科倫巴藝術博物館應能帶給天外天劇場,乃至台中的啟發。



    我不健忘,我要一直記得。



    文章出處:Facebook(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