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研究員新冠肺炎感染途徑 陳時中曝「社區可能性低」

    2021-12-10 15:04 / 作者 李英婷

    中研院南港P3實驗室一名前女研究員(案16816)確診,判定感染Delta病毒株,讓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再拉警報。對於傳染途徑,中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月10日)說明,由於社區內相關確診數是零、接觸者PCR檢驗也皆為陰性,初判社區感染性可能性相對低,「職場內可能性比較高。」不過到底是因被實驗鼠咬傷或環境感染,待蒐集證據後進一步判讀。



    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增加16例境外移入,而除昨晚已宣布的中研院確診案16816外,並無其他本土個案及死亡病例。





    初判職場感染可能性高



    對於案16816確診,突破台灣35天無本土個案紀錄後,傳染途徑備受關注。陳時中指出,職場內可能性比較高。截至今疫情記者會召開,已匡列相關接觸者110人,86人核酸檢驗(PCR)呈現陰性反應、0人陽性,連該案親密友人也是陰性,初判社區感染可能性相對低。至於職場環境是在辦公室或實驗室內受感染,且若是實驗室內染疫,到底是因實驗鼠咬傷或環境問題,則待進一步判讀。



    不過,陳時中也強調,陰性也不代表沒染疫,只是這時間點沒檢驗到病毒,但好處是這時間沒檢驗到又隔離了,隔離者的接觸者可相對安心。







    女研究員確診後匡列接觸者,迄今0陽性。(圖/指揮中心提供)




    是否為老鼠咬傷後感染?



    確診的女研究員經過基因定序後確定感染印度變異株Delta,但傳出該女曾在實驗過程中兩度被實驗鼠咬傷,其中一隻老鼠帶有英國變異株Alpha,另一隻則為巴西變異株Gamma,質疑該女並非兩隻老鼠咬傷傳染。



    對此,陳時中表示,必須要把老鼠一隻、一隻抓來基因定序後,才能更清楚,現在不方便多做臆測。目前做法先比對確診者基因定序與實驗室環境,確認是否經工作職場感染而來,「先調查人,還沒有調查到老鼠。」據了解,該基因定序結果,明天出爐。



    新冠病毒不會「動物傳人」?



    女研究員確診個案,傳染起因引發猜測,傳出曾兩度遭實驗鼠咬傷,但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記者會直言,根據目前醫學知識,全球並沒有動物傳人的案例,實驗室病毒外洩較有可能。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動物傳人」不被認為是主要途徑,但還是有少數案例。



    羅一鈞補充,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網資料,國際上已有少數新冠病毒由動物傳人的案例報告。2020年11月丹麥首次發現境內有水貂大規模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並有多起由水貂傳染給養殖場人員的案例,為避免進一部擴散引起流行,決定全面撲殺境內的水貂。後續荷蘭和波蘭也出現水貂傳人的相關案例。



    羅一鈞也提到,在實驗室環境中,貓、雪貂、果蝠、倉鼠、貉和白尾鹿也可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同物種的其他動物;在以靈長類動物作為人類感染模型的研究調查發現,在實驗室環境中,恆河猴、食蟹獼猴、狒狒、黑長尾猴和狨猴都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並生病,所以動物傳人的可能性一直都有,只是動物傳人仍屬少見的傳染途徑,也不是造成去年以來全球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



    羅一鈞強調,動物傳染仍會列為本次傳染的可能來源之一,針對環境也會再做採檢調查,釐清傳染源到底為何。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