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明璁教授觀點|同理搶購心情,暫停風險行為

    2021-05-16 17:13 / 作者 張佩雯

    今日再新增206例,公共場所與大眾運輸門可羅雀,唯獨各種賣場人滿為患。請大家耐心看一下或分享以下文字,協助家人親友理解,一起釐清一個要緊問題。



    我們該如何精確而細緻地理解,在這明知不要群聚、多數公共場所也明顯都沒人的時刻,大家卻仍要前仆後繼去賣場搶購民生物資的行為?




    圖片
    疫情持續升溫,量販超市現採購潮。(圖片來源/中央社)




    既然供需沒有問題,為什麼還是要去搶購?



    傳統經濟學的供需概念和理性選擇理論,可能無法完全解釋。因為新聞並沒有報導現在有什麼東西供給不足、大家要趕快去搶以免沒得吃沒得用;同樣的,大家也都很清楚現在群聚的感染風險有多高。既然供需沒有問題、理性也知不該人擠人,那為什麼還是要去搶購?



    另一種放大絕式的評論於是又會出現,比如說「台灣人喜歡湊熱鬧、很從眾的民族性」、或「人就是會恐慌、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之類的。這種聽起來很有說服力的解釋,其實太過本質論化到一定程度,也等於沒有解釋了。



    試想,如果我們把什麼現象都直接上綱到「民族性」或「人性」之類的,那根本就不用有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來分析什麼特定的脈絡、關係、心態與行為了。



    好,所以那為什麼大家會這麼行為矛盾?明明哪兒都不敢去了、卻偏偏勇敢擠進賣場?



    請容我先跟各位介紹一本23年前的書,由英國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所著之《A Theory of Shopping》(採買的理論)。研究者使用參與觀察的方法,長期追隨倫敦十幾個家庭日常與節日採購的足跡、並與他們深入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決定怎麼買、買什麼、何時買、買多少,多數時候既非因為市場供需法則、或個人主義式的理性選擇,也不是被資本主義廣告驅使衝動的慾望、恐慌等情緒。其實,「為誰而買」,經常才是關鍵。



    「採買行為其實是一種親密社會關係的體現,涉及關愛與照顧的運作。採買,相當程度是一種帶有犧牲感的儀式(sacrificial ritual)」。



    Miller給了一個很大膽、有爭議性的結論,可以想見當時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和左派社會學家都要對他嗤之以鼻了。但在這之後的二十多年來,Miller另闢路徑的努力,在全球物質文化研究的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保護家人的前提就是保護自己



    這幾天,我暗自觀察了幾個不同街區的全聯、家樂福與便利超商,發現前往大包小包採購者,大多呈現出「為一家子而買各種民生物資」的行為與態度。如果你問他們是因為怕疫情缺貨才來搶購嗎,答案十之八九是否定(顯然大家也知道貨源並不匱乏)。



    反之,若再追問那是因為什麼理由你需要全副防疫武裝特別來採買,答案多半很微妙:「幫家裡補充一些東西比較有安全感」、「家人可能有需要」、「我們家我代表來買,其他人就不用來這裡了」等等。



    很有意思吧,這群採買者多數並不是恐慌莫名而只會從眾的愚蠢,他們其實都知道供需沒問題、也知道群聚有風險,但他們還是來這人擠人的掃貨,只因為各種關於「家」的整體考量。



    換句話說,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刻,人們最要守護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家人,而想好好守護家人這個心意,竟然就透過Daniel Miller所謂「採買如一種帶有犧牲感的儀式(sacrificial ritual)」來體現。



    具體情境化地設想:如果你不是獨居,家裡有小孩或長輩,這時候你完全冷靜自若、無動於衷而不去買點什麼,或者你走到超商發現人很多你就放棄空手而回,是不是自己多多少少也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是的,這無關個人理性與情緒,這就是人類學者特別會在意的「社會(親密)關係」如何象徵維繫。



    不過我這麼分析,當然不是要幫這些搶購採買者「去污名」、賦予他們如此誇張行為的正當性而已。說到底,我是認為嘲諷或責罵這些人這種行為,根本無效於社會溝通、更遑論社會團結,所以我覺得此刻自己有義務透過實地考察,讓大家了解真實的狀況與人們心態到底是什麼。



    目的是,在這艱難時刻透過一種同理、透視,創造真正有效的溝通,阻絕不必要的風險。



    謝謝你聽我說了這麼多話。我的結論還是希望所有前去群聚的採買者,能了解自己這個「不得不去買些什麼」的心理動能,完全是感性大過理性。此時此刻進行這個犧牲感的儀式(sacrificial ritual)其實風險很高,而且這可能造致的「犧牲」可不是Miller的學者譬喻罷了。



    病毒無情,即使愛在瘟疫蔓延時,保護家人的前提就是保護自己,大家就先別再擠去賣場了吧。



    原文出處:Facebook(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