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CU醫生陳志金觀點|比利時男確診給台灣的提醒:可能有境外移入的「漏網之魚」

    2020-08-03 10:04 / 作者 張佩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1公布國內新增7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6例為境外移入,1例感染源正在釐清中,是一位比利時籍工程師。對此,ICU醫生陳志金在臉書發文,進行分析。


    ICU醫生陳志金分析比利時疫情,推斷男子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極端案例」。(圖片來源/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指揮中心最新疫調發現,男子3月第2周曾在比利時喪失味覺就醫,極可能當時就染疫。男子曾經就醫2次,但當時嗅味覺喪失仍未列為新冠肺炎的可能症狀,因此未被診斷出。


    比利時男子曾在3月發現「嗅味覺喪失」

    一、3/8比利時疫情剛開始加溫,單日確診31人。比利時人口1,150萬人,目前總確診人數6萬8千人,單日最高2,454人。

    二、3/21英國耳鼻喉科醫學會提醒:嗅覺喪失,可能是新冠肺炎的症狀。但是,嗅覺喪失仍然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

    三、得病後80幾天PCR核酸檢測仍然陽性,也是有的。



    基於以上三點,要說病人是在入境台灣之前,在比利時就感染了,當然是可以的!

    嗅覺喪失是新冠肺炎症狀之一、但很少單獨出現,該例可能是「擦邊球」

    一、就是他很幸運(或不幸?)的在該國疾情最初期,還沒大爆發的時候,就比其他國內1千多萬人早得了!

    二、他剛好在歐洲發現「嗅覺喪失」可能是新冠肺炎症狀的前一週發病,所以被遺漏了!他也剛好只有(?)嗅覺喪失這個症狀,沒有其他呼吸道症狀,所以兩次就醫被遺漏了!不過,嗅覺喪失雖然可以是新冠肺炎的表現,但是,是唯一的症狀,就比較少了!嗅覺喪失不等同於新冠肺炎,它仍然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

    三、得病後80幾天PCR核酸檢測仍然陽性,也是有的,不常見就是了!但是,若他是在三月就感染,在134天後PCR仍然陽性,就更「罕見」了!



    他當然可以是在三月份在比利時就感染了,不過,就機會來講,他是屬於「極端值」的「擦邊球」。

    台灣可能存在境外移入卻未被診斷出來的案例

    那麼,他是在台灣被感染的機率如何呢?台灣100多天零本土病例(台灣不可能像有些人說的一直存在社區病例,這樣一直默默的存在而沒有爆發,是不太可能的),他要被「沒出過國」的台灣人傳染的機率也是很低。



    但是,以他的工作、生活娛樂型態來看,他接觸到「這段期間入境,然後沒被診斷出來的人」傳染,這個可能性就稍微高一點。



    現在的政策是,入境「居家檢疫14天+7天自主健康管理」後,如果沒症狀就可以自由活動,這樣是不是有可能也存在一些「極端值」的漏網之魚呢?尤其是在6月中以後的「商務人士縮短居家檢疫天數」、6/25桃園機場開放轉機,這兩項放寬的邊境政策之後。

    「檢疫結束再採檢、PCR陰性再放行」或許可以再多一層保障

    邊境政策該多嚴格?考量的因素也很多,的確不容易!「檢疫結束再採檢、PCR陰性再放行」,似乎是對守住邊境,或許可以再多一層保障?



    指揮中心說:「新冠肺炎,在發病後10天即不具傳染風險,估計此案對社區造成的威脅低。」既然他是三月發病的,現在就更沒有傳染風險(即使PCR仍陽性)了,而且,他也沒有症狀,將他「住院隔離治療」是否也是沒有必要呢?



    一方面推論他是三月感染的,一方面又把人家「隔離治療」,這樣的矛盾心情,套一句時下流行語「像極了愛情」,期待所有匡列檢驗全數陰性,台灣再續本土零確診佳績。



    人多的空間口罩還是要戴好!



    作者:Icu醫生陳志金,文章出處:Facebook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