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宥任|什麼錯都怪彈球?剖析那些努力被抹煞的「彈力球受害者」

    2021-12-24 14:38 / 作者 朱宥任

    中華職棒2021年頒獎典禮正式落幕。在新人王、最佳進步獎、東山再起獎及MVP四個獎項中,全都由投手包辦。是既2008年之後,再次由投手囊括全部獎項(註:東山再起獎於2019年開始設立)。




    圖片
    官大元、伍鐸這些表現回春的投手,經常就被稱做「彈力球受害者」。(圖片來源/伍鐸、兄弟象臉書)




    這些獲獎者中,我個人特別欣賞游朝惟和官大元兩位突破逆境的選手。游朝惟當初在選秀落選,以自培方式加盟Lamigo桃猿隊,然而多年來的一軍成績乏善可陳,沒想到今年破繭而出,還曾經出現跨場連續面對32打席未被上壘的驚人表現,只可惜聯盟至今仍未出面說明這是不是一項紀錄,又或者離紀錄有多遠。



    另一位獲獎者官大元,同樣曾在選秀中失利,最後好不容易才得到職棒飯碗,並在中繼投出一片天,成為球迷津津樂道的「轉運手」。近年官大元成績不若以往,年齡又偏高,許多人已不看好他能恢復過去表現,但他又再一次拿出好成績,證明自己還不到退休的時候。



    聯盟彈性係數的變化



    今年球迷們在討論官大元時,常會伴隨著一個名詞,叫做「彈力球受害者」。由於聯盟自2015年起,打擊成績出現爆炸式成長,加上部分打席內容,看起來打者即使沒完全咬中,球還是飛出牆外,因此讓人懷疑聯盟使用了彈性係數較高的球,才會讓打者砲聲不斷。相對地投手們紛紛挨打,好像得幾分都不夠花一樣,因此在今年聯盟調低彈性係數,投手取回優勢後,像官大元、伍鐸這些表現回春的投手,經常就被稱做「彈力球受害者」,認為他們前幾年因為彈性係數過高的用球,失去了應有的表現。



    然而真是如此嗎?不可否認的,前幾年聯盟的整體成績,確實有著向打者傾斜的狀況。不過,在談論「彈力球」之前,更該先瞭解:到底什麼是彈力球?聯盟又是哪幾年出現彈力球?由官方所公布的彈性係數來看,2016與2020年上半季的彈性係數明顯來到高峰,再來是2015年數值比較離群,其他年份則大約落在0.560上下。今年則是刻意再調低,將係數規範在0.540至0.560之間。由三次抽樣的結果來看,平均大約落在0.555左右。



    中華職棒官方公佈之用球彈性係數表與聯盟OPS關係




    圖片
    中華職棒官方公佈之用球彈性係數表與聯盟OPS關係。(圖片來源/太報製圖)




    這個數據其實就已經和很多球迷的認知相衝突。許多人以為,所謂的「彈力球」年代,由2015開始持續到2020年。這是一種用成績去判斷球彈不彈的邏輯,因此就算2017至2019年的彈性係數看似還好,但既然打擊成績偏高,所以認為也是用了彈力球,甚至質疑官方公佈的數據刻意誤導。



    好球帶、打線大洗牌更影響投打成績



    然而,影響投打有許多因素在,像是好球帶的大小,以及打線成員的組成都會有巨大差異。例如包括王柏融、蘇智傑、陳傑憲等「U23金牌世代」在內的大量業餘強打,以及旅外野手紛紛加入職棒,反而是投手則優先旅外尋夢。結果2015年開始,選秀前兩輪野手多於投手的現象持續了好幾屆,這在聯盟過去絕無僅有(以前反而是投多於打較常見),直到2019年,選秀前段順位的投打人數才總算持平。



    大量優秀打者的加入,讓各隊打線大洗牌。以這幾年砲火最猛烈的Lamigo桃猿隊來說,打線自2015年起,多了王柏融、朱育賢、林立、廖建富等一線打者,搭配林泓育、陳俊秀和郭嚴文等中生代,形成讓投手無處可閃的綿密火網。又或者統一獅隊,2014年時曾把攻擊中軸交給鄧志偉,但其餘還是大量倚賴當時正在走下坡的三代獅,也就是所謂的「換血期」前夕。直到補進了蘇智傑、陳傑憲、郭阜林,以及更後來的林安可等人,才成功架構起新的攻擊中軸。綜觀四隊來講,各隊主力打者,幾乎都在這幾年之內汰換了三分之一以上,甚至過半的都有。而細就打擊內容,更能看出即使是後段打者,其實揮棒或力量上的展現,都比十年前流行用名為「insdie-out」,實為把球帶得太近來,只求「碰」出內野的後段打者還出色。



    因此,我的看法認為:真正彈性係數超標的,只能說是2015、2016與2020上半。聯盟應該是基於某個原因,在2015年時用了比較彈的球,但在兩年下來發現投打失衡,於是在2017年時把彈性改回去。然而,此時正好又碰到各隊打線成員大幅強化的時期,所以即使換了球,加上好球帶的縮小,打擊成績仍然居高不下,才會在今年又決定再改低。



    如果仍堅持2017到2019打的還是彈力球,倒也並無不可,畢竟什麼叫做「彈」隨人自由心證。不過按同樣標準,這表示在2014年之前,聯盟一樣是打彈力球,差別在於過去的野手打擊能力較差,因此就算給的球偏彈,打擊成績也沒多好。好比曾經旅美的高國輝,在小聯盟時期單季最多才14轟(99場),但他回來中職的第一年就14轟(102場),熟悉國內球風之後,隔年更是58場就敲出18轟,僅花半季就奪下全壘打王的寶座。



    其實長期追蹤,自然明白聯盟的打擊水準一直在進步,00年代優於90年代,10年代又優於00年代。今年的這些打者,也證明了用比較不彈的球,加上好幾個旅外強投加盟的狀態下,依舊能打出接近2014的表現。球迷印象中「比較離奇」的全壘打,主要也都發生在彈性較高的2015、2016及2020上半年中。







    比較離譜的全壘打,大都發生在2015、2016及2020上半季。(影片來源/YouTube)




    官大元、伍鐸真的是「彈力球受害者」嗎?



    認清彈球問題後,我們再對照被稱為「彈力球受害者」幾位選手的成績。官大元在彈力係數大福上升的第一年2015,還投出過防禦率3.66,並奪下聯盟中繼王。往後在2018、2019,防禦率帳面雖高,但其實都還維持在聯盟平均左右的水準,主要在2016、2017及2020的成績不理想。好壞參半的結果,證明即使球的係數增加,只要他的狀況調整得宜,仍然有辦法投出壓制力。



    另一位常被網友點名是受害者的伍鐸,更是顯得沒有道理。伍鐸在2015年加盟中職,攤開成績一看,他直到2018年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在砲聲隆隆的聯盟中,依舊年年守住了3字頭的防禦率。是到2019開始狀況往下掉,才終於被各家打者攻破。當初他被味全延攬,一般都認為只是墊檔吃局數用,但他在經過一番調整重拾身手,再度繳出聯盟頂尖強投的成績。



    過於強調彈性影響,反而抹煞選手的努力



    官大元和伍鐸,其實都反映出他們本身有在彈力球年代生存的實力。然而狀況好壞如水般難捉摸,要年年維持水準不易,特別他們年紀都偏高,本來就存在失速的風險。由今年的投球來看,他們確實繳出了更優秀的內容,表示為了調整回身手,他們肯定下了一番功夫。特別是官大元生涯前期十分操勞,導致他早在2014時,就已經有被打爆的跡象,但他還是熬過了這關。反而是一直講「彈力球受害者」,會顯得他們不是靠實力,而是因為球的彈性係數改低才有好表現,抹煞掉他們為復活所做的苦心。



    彈性係數確實會影響投打成績的好壞,例如在日本職棒,過去也曾經發生過數次彈性係數過高,造成打者砲火滿天飛,又或者彈性調太低,讓各隊打者苦不堪言的「統一球」年代。不過就是論事,中華職棒在過去數年間,投打表現確實異於往年,「彈力球受害者」當然也可能存在。



    然而數據會說話,有的人不太能算受害者,投打失衡也不是只看單一因素,把一切問題都推給「彈力球」解釋,是一種非常不尊重選手(無論投打)努力的糟糕說法,更是忽略客觀數據的偏見,對於釐清事情並無幫助。




    朱宥任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