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山岳與我們的距離: 你還記得,你為何走進山裡嗎?

    2020-12-11 11:09 / 作者 洪采姍

    明明山一直都在那,看得見也摸得著,但親山直到現在才成為近期的熱門活動。除了疫情鎖國的推波助瀾,社群的高速傳播更是推手,在年輕人使用的Instagram上開始出現不同以往的打卡景點,高山的曲線、森林的高深莫測,吸引無法出國的人們蜂擁而至,造就台灣史無前例的親山熱潮。





    疫情之下,親山成為熱門活動。(圖片來源/Unsplash)



    改變,正在霧與森林裡進行中



    過去登山,除了大眾印象中是中高齡層的活動,還有在印象中不是那麼安全,貌似總是會有許多意外,電視新聞的報導中不時出現的山難、山友尋求救援隊,種種形象使登山參與度不高之外,還有負面印象。



    但疫情之下,出現非常大的改變。



    10月底邀請雪羊視界的雪羊來廣播節目訪談時,他分析整體親山活動熱絡的現象,能歸納3個關鍵:登山裝備價格的親民化、裝備的輕量化以及路線的翻整規劃。



    過去的登山裝備因為機能強大、材質高成本,形成難以入手的價格門檻。而近年眾多戶外品牌開始推動平價化的裝備,或許功能材質不如高單價的齊全完整,但拿來攀爬郊山不成問題。此一調整,裝備的入門門檻放低,逐漸解除價格高不可攀的印象。



    其二,輕量化的裝備也是一塊敲門磚,背包、帳棚本身就有相當的重量,再加上其他裝備,若沒有相關訓練或平時無負重健走的習慣,身體會難以承受。登山裝備輕量化後,拉近與登山新手的距離,入門山友能藉由郊山的訓練,累積走上百岳的能力。



    最後,政府著手將路線規劃得更加完整,改善年久失修的路段。近年政府開始重視山林活動,2019年提出「山林解禁,五大政策」,各個方針點出登山活動中經年累月的弊端;加上過去林務局在2006年推廣的無痕山林運動(LNT),讓2020的國旅爆發及社群效應發酵,人潮湧進山林下,路線步道及內在的登山觀念,起步於良好基礎。



    你還記得,為何走進山裡嗎



    錄製廣播那天,雪羊分享了他與山的淵源,從小跟著父母爬郊山,到大學時期登上玉山、嘉明湖,漸漸到現在負重51公斤挑戰馬博橫斷逆走,以及達成97座百岳的成就。



    他說,一路走來除了挑戰自己的極限外,發現台灣登山環境的問題後,能藉由自己的力量,在網路上、登山界發聲,希望讓主權者開始正視冗積多年的陋習與法規。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遠大的抱負,《Mountain Of Mind 心向群山》作者Robrert Macfarlane在書中〈追逐恐懼〉一章提到,「『崇高』一詞,形容在混亂、激烈、雄偉規模和無規律中產生的愉悅,一種對荒野的強烈情緒。」而他為了追求崇高感,攀走美國、歐洲各國山岳,包括阿爾卑斯山的白朗峰、蘇格蘭的凱恩戈姆山,在冰隙、岩壁上,找尋游離在死亡與刺激的感官體驗中。



    不過台灣的主流山域是以健行(hiking)及長途健走(trekking)為主,其實就是不斷的走路、爬升。走路聽起來容易,但若是時間拉長,以天為單位計算,沒體驗過或許難以想像。





    遼闊山景並非能輕易抵達,必須事前做好評估及萬全準備。(圖片來源/Unsplash)



    演員河正宇以走路成痴在韓國為人所知,他在《走路的人》一書中,記錄了與朋友在夏威夷走上10萬步的歷程,他形容5萬步後的一切,身陷水深火熱,平時任何簡單的動作在行徑間都是一種折騰。而山徑上,有著許多平路上沒有的地形,樹根碎石、黃土峭壁,都是在長途步行上耐力與平時訓練的考驗。



    這都不是一蹴可及,從來都不是。



    沒有日常裡堅持之下的跑步、肌力訓練,登山就像是單刀赴會萬千大軍,有勇無謀。社群裡那些遼闊的山景,不像都市裡的觀光景點,能輕易抵達,若是輕忽,沒有行前評估天氣、路線、身體狀況、一切裝備,遭逢不測,幸運一點被救難隊發現;不幸一點,不敢設想。



    千里之行使足下,還有準備好的計劃



    全島有2/3是高山林地的台灣,翻開歷史的脈絡,皆與山林密不可分。山的神祕,是許多深耕許久的登山前輩,正在用文字、影像、還有開闢出來的山徑,替新生代的山友們探路。這些前輩,每一位走進山岳裡的起因,或許不同,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透過累積長久的經驗,到了今日才有提攜後輩的能力。



    「堅持與準備」是登山活動的核心。沉寂了好幾世代,疫情之下,終在世人眼中展開樣貌,那是先人走出來的路;是山友前輩們作為先鋒;是滿腔熱血要調正不合時宜的制度。不管啟蒙走進山裡的原因是想拍出社群上的美照,或是有一個離開山下喧囂的寧靜,與山的距離,從來都不近,但身心準備好了,它就會在眼前。



    作者:游孟舉

    (本文為讀者投書,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眾聲視野」匯集各路觀點,成為大眾的傳聲筒。歡迎投稿至太報:contact@taisounds.com



    更多太報報導

    雪羊專欄|解析土葛山難報導,我們該如何看待教育隊伍的登山安全

    城市山人專欄|永續性的艱難挑戰:山區生態廁所的謊言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