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未完全佔領就強吞烏克蘭四州 一文看懂接下來會怎樣

2022-10-01 12:55 / 作者 李寧怡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五(9/30)簽署條約,宣稱已將俄國僅佔領其中部份區域的烏克蘭東南四州納為領土,還宣稱俄羅斯會盡其一切手段防禦這些區域,絕不放棄。以下是英國廣播公司(BBC)針對普丁吞併之舉所做的相關介紹。



為何是現在?



普丁目前居於劣勢。他下令俄軍入侵烏克蘭至今7個多月,俄軍最初佔領的地區近日在烏克蘭大舉反攻下不斷失守,就連俄國原本局部控制的烏東盧甘斯克州與頓內茨克州也岌岌可危。於是俄國倉促在9月23日至27日於上述兩州及南部札波羅熱州、赫松州舉行假公投,然後宣稱公投結果逾9成居民贊成併入俄羅斯,隨即在30日以盛大儀式宣布將這四州納入版圖。



併吞這四州後,普丁可能將在國內動員的新增兵力派往當地,一旦烏克蘭試圖奪回這些地區,普丁可宣稱是攻擊到俄國本土,進而升高戰爭情勢。普丁先前已暗示不惜動用核武。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res)譴責俄國吞併烏克蘭四州之舉讓情勢「危險升級」,「沒有任何法律價值,必須譴責」,「不符合國際法律框架,與國際社區捍衛的一切站在對立面,也違背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



克里米亞翻版?並非如此



普丁併吞烏克蘭東南四州的手法,看似與他2014年3月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的手法如出一轍,先是舉行假公投,然後無視國際社會廣泛譴責,執意將克里米亞視為俄國領土。兩者都是透過同樣的「憲政程序」,由壓倒性支持普丁的國會表決通過。



不過,兩者其實有本質上的不同。俄羅斯8年前併吞克里米亞時,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傷亡,因為當時俄國已完全控制克里米亞。但如今俄國要強行吞併的烏克蘭東南四州,都有部份領土仍由烏克蘭控制。



其中烏東的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兩州,2014年起就有部份領土由俄國控制,但在七個月戰爭後,俄國目前僅控制頓內茨克60%的地區;盧甘斯克更是烏軍目前反攻的主戰場,戰略城市利曼(Lyman)隨時可能回到烏克蘭手中。



至於南部的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首府札波羅熱市,一直由烏克蘭牢牢控制;赫松州(Kherson)首府赫松市目前雖由俄國佔領,但烏軍僅在數公里之遙。



俄國要如何併吞自己還沒完全控制的地區?沒有人有答案。不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週五已揚言,任何對俄國已併入領土的攻擊,都視為侵略。



俄國併吞烏克蘭四州後,會有何改變?



目前還不明朗。即使佩斯科夫也說不清俄國是否會重劃國界。不過他表示,俄國會將頓巴斯地區(即頓內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全域視為俄羅斯的一部份。至於頓巴斯地區內尚未由俄國控制的區域,他只說俄軍會「解放」那些區域。



俄國在二月入侵烏克蘭前,就承認頓內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全域為兩個獨立「共和國」,現在則將它們與赫松州、札波羅熱州都視為俄國領土。普丁週五舉行盛大儀式,與這四州的親俄領袖簽訂條約後,在下週五他70歲大壽前,會將條約送交國會表決通過,然後納入俄國憲法。



流亡海外的俄國政論家舒曼(Ekaterina Shulman)指出,俄國政體至此將進入新階段,成為一個「邊界失去合法性的國家」,它宣稱的國土會涵蓋沒有其他國家承認且不認同俄國中央政府的區域。



烏克蘭如何回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宣布,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申請以快速程序加入會員國。這是烏克蘭立場的重大轉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澤倫斯基宣布會停止推動由30多個歐美國家組成的北約,因為北約對於與俄國發生衝突有疑慮。



澤倫斯基深知,要說服所有會員國同意烏克蘭加入並不容易,土耳其應該就不會贊成。



澤倫斯基也明言,俄國宣布吞併烏克蘭四州,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烏克蘭不能也不會忍受俄國奪取我們任何一塊國土」。



現在情勢有多危險?



沒人確知普丁究竟在想什麼,但他在宣布併入烏克蘭四州典禮上發表的演說中,反西方的言論已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他明顯想要西方明白,攻擊俄羅斯併吞的烏克蘭領土,就等於攻擊俄羅斯本土。



此前,普丁已揚言不惜動用核武在內的所有手段保護俄國領土,還強調「不是虛張聲勢」。俄國國防部長蕭依古也曾說,俄國反抗西方比打烏克蘭的攻勢更凌厲。



澤倫斯基對核武威脅嗤之以鼻,指「俄國官員和政治宣傳人士一直以來都這麼說」,專研俄國局勢的學者史特朗斯基(Paul Stronski )也認為,俄國提核武只是要遏阻西方,不過西方似乎已決心支持烏克蘭。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週五則將責任推到西方頭上,指近日有關核武情勢升高的評論「不負責任」,「我們敦促各方負責任地行事」。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