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5週年 這5件事有哪些變與不變?

    2022-07-01 08:00 / 作者 林宜萱

    香港回歸中國滿25週年,在1997年的「七一」那天結束英國156年殖民統治,主權移交中國,而中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章第5條承諾,「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經過2019年香港反送中條例抗爭、2020年《國安法》正式實施,中國承諾的50年而今來到中間點。路透社整理出香港這25年來的變與不變:




    圖片
    路邊看板提醒香港民眾,今年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5年週年。路透社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依舊是全球金融重鎮,即使新冠肺炎和諸多嚴格限制,導致人才外流,香港和中國本土的邊界也幾乎關閉2年多,對商業往來造成嚴峻挑戰。



    截至今年,香港仍是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之一,但今年交易量與其他主要市場大致持平,上半年新股籌資規模只有14億美元(約416.5億元台幣),去年同期則高達186億美元(約5332億元台幣)。



    雖有來自新加坡的競爭,香港位置更接近中國、與中國本土通連,預計將保有外國銀行在亞洲的區域中心地位。



    法治



    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基石,是根源於英國的普通法(又稱海洋法)原則、以及司法獨立。《基本法》第1章第2條裡雖提到,香港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但批評人士指出,這一點已經受到來自《國安法》前所未有的擠壓。



    在《國安法》下,香港特首可以指定法官來審理國安案件,有些敏感的政治事件當中,已有被告申請保釋或陪審團審判被拒絕的案例。一些法學家和法官擔憂,中國式的司法正逐漸滲透到香港,但香港當局則稱,香港法治並未改變。




    圖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30日抵達香港,準備參加隔天的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紀念。路透社




    媒體自由



    國際記者聯盟(IFJ)等組織表示,1997年,香港是個蓬勃的區域媒體中心,但近年來媒體自由急遽惡化。無國界記者(RSF)今年對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最新排名,香港在180個國家地區裡只排第148名,遠低於2002年的第18名。



    自《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至少4家媒體被關閉,十多名記者、編輯和媒體公司高層被捕。例如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2020年底被捕,面臨國安法相關罪名,最重可判無期徒刑;旗下的《蘋果日報》香港版被數百名警察突襲搜查、凍結資產,2021年6月停刊。黎智英和該報數名資深記者仍被拘留,被控與外國勢力勾結,不得保釋。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今年停頒「年度人權新聞獎」,FCC主席聲明,這是為了避免「不小心」觸犯任何法律。



    教育



    自香港2019年發生大規模民主抗議後,港府引進國安教育,對自我認同偏向「香港人」而非中國人的年輕學子灌輸更多中國愛國主義。至少5所大學將國安教育列入畢業條件。



    教育政策的劇烈修訂,引發學生和教師出走。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逾3萬名學生退學;根據香港教育局數據,2020至2021學年度,包含公私立學校在內,至少4050名教師離職。




    圖片
    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路透社




    外國人才匯集地



    香港曾是外籍人士匯聚的熱門地區,經常作為亞洲地區總部。新冠肺炎疫情和防疫限制重創經濟,導致人才外流。據香港移民局,近年有數萬人離開香港,光是5月就有23,078人。



    與此同時,根據「一般就業政策」申請簽證的外國人數,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只有10,073人。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