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趙君朔專欄|裴洛西訪台掀起戰雲後 美中檯面下協商才是重點

    2022-08-15 20:15 / 作者 韓政燕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的亞洲行從事後效應來看,很明顯在台灣停留將近24小時的旋風行程才是重中之重,訪問其他各國的部分根本連談了什麼都沒有人搞得清楚。從一方面來說,她不顧白宮勸阻和美國政策分析圈的普遍反對堅持來台,的確觸發了可稱之為第4次台海危機的短期區域緊張。連美國專談經濟金融情勢的商業頻道Kitco News都有一集花了一半的時間談議長訪台引發的風波和前瞻之後的美中關係。




    圖片
    台灣屏東11日舉行軍演。路透社




    但另一方面,裴洛西在意外當了鳴槍人引發了美中關係一路惡化下的首場壓力測試之餘,她還做到了一件意義上完全相反、目前沒有人注意到的事情:讓美中緊急開啟密集的幕後協商化解危機。畢竟這場危機如果失控,將嚴重不利於美中兩國當下各自的內政議程,因此在雙方各自演出了該有的戲份之後,這場原本被預期衝擊會超過一九九六年那次的新危機很快就草草落幕,而台灣人絲毫沒有感到恐慌的如常生活也引起了一些外媒的側目。



    美中關係悄悄退一步進兩步



    之所以斷言裴洛西訪台的效應在當下雖然像強烈颱風,但美中關係又悄悄退了一步進兩步,是因為美國表面上宣布由於中共的挑釁行為,決定暫緩對撤除部分中共輸美商品關稅做出決定,還宣布10月中將在中印有邊界爭議的實際控制線不遠處進行聯合軍演。與此同時,中共也宣布終止8項與正與商討美國的合作措施,其中建立高層的軍事溝通管道和氣候合作都是拜登政府很重視的領域。



    但美中和解的真正主旋律,其實是召開疫情後首次兩人碰面的元首峰會,仍然持續協商中。《華爾街日報》在8月12日刊出獨家消息,指出習近平將打破近3年來不離開國境的元首外交空窗期,在二十大結束後前往東南亞國家訪問,目前正在安排拜登和習在印尼的G20或是泰國的亞太經合會進行場外元首峰會。



    美中之所以在表面的劍拔弩張下仍然努力進行檯面下磋商,正因為雙方都有充分誘因,不要讓拜習7月底通話得到的成果,因為裴洛西的出訪而毀於一旦。對拜登政府來說,面臨情況很不樂觀,有可能國會兩院都丟掉的期中選舉,他好不容易從6月底開始接連通過了3項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很重視的法案:限制槍枝的持有、補助在美國境內生產晶片的法案,以及還有名為《通膨抑制法》,但實際上是他去年無法獲得參議院通過的《重建美好法》(Build Back Better Act)的縮減版。



    這讓他在幫同黨國會議員助選時,有底氣和選民表示他完成了選民的託付,並希望選民繼續支持讓他能通過更多投入政府資金改革美國的經濟和社會體系。而此時,竟然又發生聯邦調查局(FBI)首次持搜索票進入前任總統川普的海湖俱樂部,帶走11份川普主政時期的政府文件的爭議事件。



    而值得矚目的是,剛被公布的搜索票內容竟然寫出川普可能違反了《間諜法》。這是非常嚴重的指控,如果川普因此被定罪,將無法再度參選公職,而川普和右派媒體對此非常激烈的反應雖然動員了其核心支持者,但相對的也會激發厭惡川普的左派和某些中間選民在期中選舉的投票慾望,而淡化了通膨依然嚴重、邊境危機和治安惡化等衝擊美國民生的議題。



    至於現在嚴重影響到美國選情的通膨議題,雖然最新公布的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終於比上個月的數據下降,但依然停留在高檔。而要能解決通膨,比聯準會冒著經濟衰退硬著陸風險升息更好的方法,便是讓俄烏戰爭盡快結束,但要能讓普丁願意放棄這場代價不斐的戰爭,中共若能透過經濟上的不支持對俄國施壓是至關緊要的,因此美國非常希望透過元首外交來爭取北京改變立場,在拜習會後的中方新聞稿便在文稿最後點出了雙方談到了俄烏戰爭。



    美中對抗對拜習都不利



    換言之,對還試圖在期中選舉翻盤的拜登政府來說,內政上好不容易出現曙光,當務之急就是對外也要傳出好消息,如果俄烏戰爭情勢因為美歐援助的更多重型武器開始被大量使用,轉向對烏克蘭有利,那麼借助中共發揮臨門一腳去勸告普丁收手就非常關鍵。此外便是前面提到的,如果在期中選舉和拜習見面前,美中能共同宣布某種形式的氣候變遷議題合作,這對民主黨也是一大利多,能呈現給選民拜登政府在外交上一樣能處理危機、化解緊張。



    對習近平來說,和拜登見面後卻還是無法阻擋裴洛西來台,對他的政治威信是很大的打擊,特別是在他即將尋求3連任之前。因此他在裴洛西平安降落台灣後,必須要強力表態但又不能完全不給拜登政府一點迴旋的餘地,以防美中關係忽然升高到全面對抗,只會讓自己的政治地位雪上加霜。



    因此在習做出一些象徵性意味濃厚的軍事動作,如首次演練封鎖台灣全島的海空航路、首次發射飛彈越過台灣上空,還有5枚飛彈可能刻意射進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後,中共便火速中止了在台海周邊的演習,反而把地點改到黃海以及最新的雷州半島(可能是回應美國又有民主參眾議員的訪問團抵台)。



    這也是為何針對中共一開始進行規模堪比上次台海危機的軍演,美國的回應相較非常溫和,只有國務卿布林肯對此做出警告。在軍事上,這次的回應跟當年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迅速派出兩個航母群通過台灣海峽相比,強度非常不同。拜登在被記者問到此問題時,只表示他關注台海情勢,但並不憂心,也不認為中共會做出什麼不對的事。



    而只要雙方之後正式公布會面的消息,習便可以以此利多,加上美國之前不敢強力回應他發動的軍演,來壓制政敵的批評,還能有個好的理由重新出訪外國,預告中共即將結束嚴苛並影響經濟的防疫措施,並鞏固與中共關係最密切、經濟也相對發達的東南亞各國。



    所以整體來看,裴洛西議長也意外讓美中關係通過了另一輪看似險惡的壓力測試,雙方會在檯面下為了拜習首次碰面要有具體成果積極磋商,但為了避免引發來自共和黨親中的批評和印太盟友的疑慮,拜登政府會持續實踐其“避險政策”並與中共靠近的同時,適時放出一些友台或是制裁中共的政策,但其內涵都不夠扎實。去年11月,拜習首次線上會談後,12月美國公布了好幾波制裁,但到現在根本沒有人記得內容,就是很好的前例。



    而在8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要禁止3奈米以下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出口到中國便是一個更好例子,畢竟中共的晶片設計能力根本還不到3奈米,因此該禁令效果有限。總之在未來1、2個月,台北來自美國國會的訪客應該會絡繹不絕,但是白宮9月是否能不再阻擋表決對台灣真正有助益的《台灣政策法》,是否等風頭過後白宮又決定要撤除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這才是關心美中台關係的人該注意的重點。





     


    韓政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