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常態化核酸檢測燒錢 口袋淺城市根本辦不到

    2022-06-22 16:18 / 作者 陳毅龍

    中國當局推動清零防疫,常態化核酸檢測很燒錢,深圳等口袋深的城市尚能應付;財政緊迫城鎮則負擔不起,仍實施人流管制以遏止病毒蔓延,中央的常態化檢測令淪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圖片
    中國推動清零防疫,常態化核酸檢測很燒錢,深圳等口袋深的城市尚能應付;財政緊迫城鎮則負擔不起,仍實施人流管制。取自Unsplash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6月18日深圳和澳門藉由核酸檢查,分別發現2例和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無症狀感染者。



    隨後展開大規模核檢,澳門1天內又發現30位染疫者;深圳則還沒通報新增病例。澳門老城區環境堪稱呼吸道傳染病的溫床;深圳則以「72小時常態化核酸」儘快篩查奏效,但並非所有城市都能如此。



    72小時常態化核酸檢測的成本高昂,以澳門人口68萬人計,估計一年下來得耗資約莫澳門幣(下同)15億元(約新台幣55億元)。



    澳門政府去年財政經常收入是504億元,支出是719億元,若執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得增加財政負擔2%至6%,所費不貲。澳門今年財政更惡化,前4個月經常收入僅137億元,經常開支213億元。



    若這方面的支出對澳門而言也感到吃力,中國必定有更多城鎮無法負擔常態化檢測這個奢侈品。



    澳門人口68萬人,去年平均每位居民還能享有11萬元(約新台幣40萬元)的財政支出,而中國境內過半數人口,每年平均個人產值低於人民幣7萬元(約新台幣31萬元),中國多數城市根本無法因應全民核酸檢測。



    財政吃緊城市沒錢推常態化核酸檢測,又得貫徹清零,避免「一抓一大片」,只能限制人口流動,針對行程卡帶星號的旅客實行隔離,像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即要求7天居家隔離,若無常住地則轉集中隔離。



    中國的清零防疫成了無解三角難題,保持人口流動並維持動態清零,就得花錢執行常態化檢測;降低財政支出並維持動態清零,就必須限制人口流動;不然就放手,一旦出事就「一抓一大片」。



    於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口袋深的一線城市選擇常態化檢測貫徹清零,其他財政不寬裕城鎮則繼續採限制人流方式防疫。



    雖然幾乎不會有城市選擇放手,但需要人口流動,又沒財力維持常態化檢測的城鎮該如何防疫則值得關注,中國陸路口岸城市就是如此。



    這些地區原先依靠跨境、跨省人口流動的貿易為生,疫情導致財政收入銳減,更不可能執行常態化核酸檢測,以致被動選擇放手,冒著輸入性疫情風險,三不五時「一抓一大片」成為當地家常便飯。



    中國不同城市各有不同情況,針對本地實際需求下決策,這是當地政府應對民眾負起的責任,若沒有形成互信機制,中國境內的人口流動必然繼續遭遇阻礙。




    陳毅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