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就像變心的情人回不來了!」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1月5日)公布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8%,與9月相比,雖然略降0.04個百分點,卻也繼今年4、5、8、9月之後,第5度突破2%通膨警戒線。
主計總處官員分析,10月CPI年增2.58%的主因在於,油料費上漲28.97%,機票價格亦上漲23.95%,水果和蔬菜受天候影響,分別上漲17.67%、16.16%,再加上肉類及蛋類價格各漲5.43%及4.95%所致。不過,通訊設備價格下跌8.42%,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果及能源,核心CPI漲1.43%。
主計處分析,根據能源價格顯示,11月油價比10月平均價格微幅下降,且煤價也出現顯著跌幅,儘管天然氣仍在區間盤旋,但國際能源價格舒緩;又天候穩定,蔬果價格也慢慢回穩,11月的CPI應該不至於再向上攀升。
主計總處表示,7大類指數中,以交通及通訊類較去年同期上漲7.21%最多,主因是國際油價攀高,且去年基數較低所致;其次為食物類,年漲3.99%;教養娛樂類和居住類分別長1.84%跟1.49%。
民眾對於物價上漲十分有感,官員解釋,若按購買頻度別觀察,「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漲5.52%,幾乎是10月物價指數2.58%的2倍,其中,民眾經常購買的油料費、水果、蔬菜漲幅最多,所以,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會比實際統計來得高。
此外,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10月平均年增率為3.07%,其中沙拉油及調理油上漲最高,達8.88%;其次是牙膏及牙粉,漲7.77%,民眾最常食用豬肉,價格續漲6.56%,而雞蛋也漲5.69%;家庭主婦必備的衣服清潔劑漲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