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疫情下的代罪羔羊!空服員真實的擔憂:受傷的人針對「黃種人」洩憤

    2020-07-24 18:26 / 作者 蔣佩庭

    大家都悶壞了,好想出國。每次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會出現天馬行空的設想,在疫情減緩之後,可以去哪裡玩呢?歐洲、非洲還是美洲?但我心裡一直有一個擔憂,現在想要非常真實的跟大家分享


    黃種人。(圖片來源/Pexels)

    台灣與世界的平行時空:海外朋友全家都染病

    雖然我們的新聞,成天播送國外疫情多麽嚴重,病逝了多少人。但是隔了一層電視螢幕,總是無法親身經歷,病情嚴重的國家,那裡的人民生活,是如何劇烈地被改變



    我在跟國外朋友通過電話聊天時,發現他們全家人都染病,父母都在加護病房,或是鄰居的爺爺奶奶都病逝。即使掛心,我還是遠在世界另一方,被保護在一層疫情控管的不錯的防護網裡面。

    受傷的人很有可能針對「種族」洩憤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因為這些人面對的,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但是他們所經歷的,那些生離死別的苦痛,卻是萬分真實的。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之下,人性可能不是這麼理性的。悲痛的人要找一個目標物來負責,替他們所經歷的傷痛負責。



    這個目標物可能是自己的公司,為什麼防疫有破口;可能是自己的政府,為什麼政策出錯;很遺憾地,這個目標物也有可能,是一個他們認定的種族臉孔

    千萬要記得極度悲憤的人性,是無法理性的

    因此我的擔憂,單純是希望大家在各地開始解封,大家慢慢地能夠出國旅遊之後,請千萬要把這樣的心情放在心上,並且行事一定要小心。問題可能不是出在於我們,而是極度悲憤的人性,是不能理性地預測的



    我從以前就堅信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是可以到達到,想去哪裡都是可以達成的,世界的交流是很近的,單單是一張機票的距離。但我們勢必得要接受,現在的狀況不太一樣了,疫情讓這個世界疏遠了。我們暫時不能天真地相信,我想要去哪裡,想要幹嘛都可以。



    但是我還是相信,經過時間的洗滌,這樣的困境還是會被淡化的。而最終,我們都可以回到當初,放開心胸旅行探索的自由旅遊者



    作者:邦妮寫日記 文章出處:Facebook

    蔣佩庭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