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的供應中斷,導致各國和各行業陷入晶片荒,並讓台積電等台灣晶片廠的產能成為焦點,包括美國、德國和日本等,更都曾向台灣政府求助,盼台積電等能增產車用晶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並在本月4日表示,該機構正向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業者施壓,要求其優先考慮美國汽車廠的需求,以在短期內緩解晶片短缺問題。
《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於4日出席商業組織「美洲理事會」(Council of the Americas),雷蒙多在會中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努力讓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業者,能優先考慮美國汽車公司的晶片需求,以維護該行業中美國人的工作。
雷蒙多稱,美國商務部每天都在努力確保美國汽車業的晶片供應,在中長期上,美國的晶片荒解決方案是在美國製造更多晶片,從長遠來看,則需要增加投資才能提升美國的晶片產能,而其他重要的供應鏈,也需要重新向包括盟國在內的國家轉移。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立法主任Josh Nassar,則在給美國時間週3舉行的美國眾議院聽證會書面證詞中,稱車用晶片短缺已導致成千上萬的勞工被裁員,美國顯然需要加強在國內生產車用晶片。
對於美國的需求,台積電聲明表示,該公司一直在與各方合作,以緩解車用晶片供應短缺,而這是全球汽車業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在4月12日,召集半導體和汽車業高管,討論晶片危機解決方案,拜登並提議國會應批准撥出500億美元,投入支持美國的晶片製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