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台灣鳳梨被中國棄單的教訓:「靠熱情很容易消退」醫生籲民眾注重當季蔬果才是正道
中國官方宣布自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進口,視同對台灣農產投下震撼彈,各界發起搶救鳳梨農的活動,目前已經快追平大陸棄單。成大小兒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楊為傑說明,這次事件能看出台灣民眾對蔬果產季、產地並不熟悉,建議農委會建置專屬APP,向使用者介紹當季物產,並提供購買地點,提升消費者購買欲望。
別盲目搶鳳梨!鳳梨王子曝搶救鳳梨「關鍵時間點」:現在搶反讓其他水果遭殃
中國 3 月開始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為了相挺台灣鳳梨農,近期台灣民間吹起搶購鳳梨風潮,不過,有「鳳梨王子」之稱的楊宇帆向外界喊話:「現在搶吃鳳梨真的太早了!」他也說明何時搶救鳳梨最適當。
中國禁台灣鳳梨進口/輸中鳳梨連四個月「百分百合格」!陳吉仲提中方禁令 1 疑點
中國今(26)日宣布,自 3 月 1 日起將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農委會也作出回應。
王立第二戰研所專欄|天然氣接收站爭議:從桃園藻礁看經濟與環保間的利弊
這幾天很夯的議題,就是桃園藻礁進入連署階段,要擋下天然氣接受站的開發,不意外的又是立刻逼人選邊站,好像不選環保就是要選經濟發展,而且經濟發展就一定要犧牲環境。
拜登團隊感謝台灣信件曝光 彭博:台灣重要性突然變得不容忽視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團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寫信給我經濟部長王美花,感謝台灣協助解決近期美國汽車晶片短缺問題的信函曝光。王美花今(2月20日)受訪證實已收到電子版信件,並直言未來台美經濟合作會朝向更緊密方向發展。
半導體晶片換新冠疫苗?彭博:全球「危險地」依賴台灣、卻無法忽視北京的威脅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1月24日罕見致函台灣,希望台灣政府能增加晶片供給,拯救該國汽車業的艱難處境,《日經新聞》報導,美國、日本也雙雙請求台灣政府提高半導體產量,顯現台灣晶片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