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財政部資料顯示,2021年的房地合一稅收大增,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共227.1億元,六都之中,台中市持續榮登繳稅王,總計47.4億元;而雙北的個人房地合一稅增幅翻倍,分別年增121%、119%。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分析,資金熱潮帶動以及對未來房價高漲的預期心理,去年不動產市場價量齊揚,部分區域房價已超越前波多頭高點,反應出售增值的房地合一稅再創上路以來的新高。
財政部統計資料指出,去年以不動產交易增值核課的房地合一稅收大增,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共227.1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年增91%。至於六都的繳稅王,依舊為台中市,總計47.4億元、年增75%;高雄市受到台積電效應的加持,位居稅收第二名,去年稅收為34.2億元、年增68%,超越雙北的稅收金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分別為26.5億元、27.9億元,金額雖然低於高雄市,但台北市年增121%、新北市年增119%,雙北增幅為六都之冠。
郎美囡認為,儘管央行祭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去年7月份房地合一2.0也啟動,市場上買氣依然相當活絡,除了低利率、資金動能強等因素外,營建成本走高、通膨風險增壓,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新案價格居高不下,且有機會帶動周邊房價,加上抗通膨的避險思維,提升買方購置不動產與追價意願,房價顯著上揚,出售的增值空間放大。
觀察各都的表現,郎美囡指出,台中市因重劃區的供給量體大,且有中科及建設、商場等話題,新案開價屢創新高,帶動買氣也拉抬房價;高雄市近期以半導體廊帶吸納買盤,知名科技企業設廠成為在地房市強心針,預期今年仍能延續交易。雙北雖然整體稅收未居冠,但買方對高單價、高總價的物件接受度提高,尤其蛋黃區頗受高端買方青睞,價格走揚促使房地合一稅收增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從政府不斷推出打炒房政策,顯示整肅不動產市場價格攀升的決心,且資金逐步收緊,市場預期央行將隨各主要國家步調而升息,去年交易熱潮恐難延續至今年,然而,利率仍位於歷史低檔,房價不易回檔,市場交易呈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