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朱芯儀確診乳癌,日前在鏡頭前大方分享抗癌過程並鼓勵癌友勇敢面對。乳癌為台灣婦女癌症之首,每年有逾萬位婦女不幸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亡,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成為患者、6位婦女失去寶貴性命。
「胸部大的人容易得乳癌?」是許多人存在的迷思,但外科醫師陳榮堅曾在節目《醫師好辣》闢謠,罹患乳癌的機率其實與胸部大小不相干,但小胸部的確在「乳癌診斷」上有優勢。
陳榮堅指,胸部較小的女性很容易摸到腫塊;反之,胸部較豐滿者,若腫瘤長在較深層的位置很容易摸不出來,在自我檢查時要特別注意。
外科醫師陳榮堅也說,歐美女生的胸部平均比台灣女生大,但台灣的乳癌發生機率從未輸過歐美。但若是在說因為體型較大而胸部較大的女性,那麼她的確較容易罹患乳癌,因為肥胖本來就容易引發將近13種癌症,且停經後的女性BMI每增加1%,乳癌的機率就增加18%。
乳房自我檢查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所述,40歲以下的女性可每3年到醫院檢查1次乳房;4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檢查1次。另外,女性可藉由「乳房自我檢查」遠離乳癌,方法如下:
- 沐浴時:以手滑過乳房濕潤皮膚,手指要放平,移動要輕柔緩慢,要涵蓋整個乳房,檢查是否有腫塊,硬結節或變厚現象。
- 照鏡時:雙手高舉過頭,觀察乳房是否有外型上的改變或乳頭是否有任何不正常變化。接著雙手插腰,身體微向前傾並收縮胸允。
- 平躺時:檢查右乳時,把枕頭放在於右肩下,右手放於頭部底下使乳房組織均勻分佈於胸前,用左手,手指放平,以順時鐘方向輕輕的、緩慢的觸壓乳房。檢查部位必需包括整個乳房及乳頭,注意乳房構造和觸感,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