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日前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其中,慢性病占4項、癌症占2項。
健保署日前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其中,慢性病占4項、癌症占2項。

「10大燒錢疾病」出爐!(圖片來源/Pixabay)
2019年10大燒錢疾病:
健保署11日(二)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一到十名分別為:
- 慢性腎臟疾病:533.16億元
- 第二型糖尿病:309.60億元
- 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03億元
- 齲齒:166.46億元
- 高血壓:140.27億元
- 抗腫瘤治療:134.05億元
- 呼吸衰竭125.16億元
- 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66億元
- 思覺失調症:115.09億元
- 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12億元
慢性腎臟疾病不僅再度登上最花錢寶座,2019年的支出還比2018整整多了80幾億。
腎病人數不減反增、慢性病支出不斷提高
根據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所述,一般人的腎功能會在40歲開始每年以1%的速度衰退,到了8、90歲就會降至40%。因此,台灣目前有將近40萬位腎臟病患者,其中有超過9.2萬人正在接受洗腎治療,未來恐怕不減反增。
另外,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由於台灣人口老化嚴重,上榜的疾病以慢性病為主且病患普遍接受進步藥物治療,平均壽命不斷拉長,未來慢性疾病的支出會持續增加。」
空氣汙染是「疾病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病從口入「空氣汙染」也是各種疾病的推手之一。空氣中的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極易附著有毒物質且成份相當複雜、包羅萬象。這些有毒物質不僅可以傷害肺部,也能夠藉著血液在體內循環增加腦血管、心血管疾病、腎病以及糖尿病等風險。
長期暴露PM2.5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成年人:可能引起發炎反應,增加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等風險
- 成年女性:增加卵巢癌死亡風險
- 懷孕婦女:增加流產風險,且PM2.5濃度每增加 10µg/m3恐導致胎兒生長遲滯、小於妊娠年齡、體重過低
- 年長者:可能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更多太報報導
擦乳液點蠟燭,英老婦變「火球」亡!消防:易燃成份已死50人
日本人為何戴口罩?調查:不是防疫只因為「其他人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