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擾台雖早已不是新聞,但國防部發現2022年12月31日起2天,有12架次共機穿越海峽中線,網上更傳出共機疑似囂張接近桃竹外海禁航區,雖軍方今日澄清絕無此事,但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提醒,若常態化恐怕會增加擦槍走火可能,要求國軍應該高強度應對,避免中共再三挑戰台灣底線。
根據國防部統計,自12月31日起至2023年元旦早上6時止,共偵獲共機24架次,其中高達12架次穿越海峽中線,3架次侵擾西南部防空識別區(ADIZ),另依空軍公布「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顯示,4架次殲11戰機、4架次殲10戰機疑接近桃竹外海24浬鄰接區以外空域。
不過根據中央社採訪,國防部官員解釋,其實圖示與實際距離有大幅差距,沒有出現媒體報導的「迫近」情事,空軍司令部也說明,共機行為皆在掌握當中,亦派遣兵力適切應對,堅守「守中線、守領海、守主權」原則。
國防安全領域專家舒孝煌就表示,海中線以北的東側是空防重要區域,也是很接近首都圈的防衛要地,共機侵擾此地是威嚇大於實質意義,想藉此測試台灣北部空防應變能力,也藉此抗議美軍以軍機偵查中國東部沿岸,以及台美軍事交流頻繁。
舒孝煌還說,台灣防空網密度高,中共在戰時不可能突入桃竹外海空域,但他仍建議國軍應派遣比平常多戰機,或者展現強硬態度,藉此呼籲中共不要輕易挑戰國軍底線。
另外,舒孝煌建議除觀察共機擾台頻次與數量,更要分析其行為背後意義,譬如過去中共空軍機地距離台灣超過400公里以上,殲10為短航程戰機,若出現在台灣較近基地執行戰備任務,以及蘇愷30、殲11戰機都是相對老舊的戰機,若重出江湖擾台代表中共「後勤能力」已受影響,或者這些舊機都以性能升級,提醒國防部須密切注意。
揭仲則指出,台灣在海峽東側有4個訓練用禁航區,它們同時支撐兩岸對於海峽中線重要默契,其中R9、R11兩個禁航區最靠近台灣本島,如果未來共機常態性穿越,恐怕會導致兩岸擦槍走火,因此空軍與國軍已面臨嚴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