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仍然要戴上口罩,濕了就換!
A.雨天要不要戴口罩?
這幾天在臺灣到處都是暴雨,大家出門都是濕濕的,忽然有人問:「雨天,走在街上要不要帶口罩?」對吼!這真是一個我想不到的問題?你有想過嗎?
至少英國科學家有在想:「土壤細菌可以氣溶膠傳播嗎?」因為有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像「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會引發類鼻疽病,那是種熱帶氣候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細菌已知會導致人類肺部嚴重感染。
英國科學家注意在下雨後這種疾病的感染數量會增加,他們一直推測這種特殊的土壤傳播細菌會在降雨之後散佈到空氣中,再成氣溶膠吸進去的嗎?
B.下雨會使細菌傳播?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就開始研究了下雨對三種土壤細菌,是否會影響成氣溶膠傳播,他們將六種類型的干燥土壤中,包括粘土,沙質粘土和沙子。
研究人員通過從位於土壤樣品上方的小圓盤的孔中,分配不同高度的單滴水來模擬下雨的雨滴,以捕獲從表面噴出的任何氣溶膠;他們也改變了土壤的表面溫度,以及液滴釋放的高度,以加快或減慢液滴的撞擊速度,從而模擬不同強度的下雨衝擊到地面,他們發現:
- 土壤溫度:土壤溫度約為攝氏三十度下,飛沫產生的氣溶膠數量最多,這個是與「熱帶地區」的土壤溫度相似。
- 土壤質料:當雨滴滴在沙質粘土上時,液滴還會產生更多的氣溶膠,因為在形成任何氣泡或氣溶膠之前,沙子往往已經完全吸收雨滴。
- 雨滴速度:研究人員還觀察到,當雨滴以每秒1.4至1.7米的速度落下時,氣溶膠計數更高,約為「小雨淋的強度」。(小雨,不要隨便出門?)
C.雨中培養出來的細菌
研究小組收集了雨滴形成的氣溶膠,然後將它們轉移到培養皿中,以計算每種氣溶膠中細菌的數量,他們發現單個雨滴中的細菌數量從零到幾千不等,這取決於:
- 土壤的類型
- 土壤中細菌的密度
- 土壤溫度
- 雨滴的撞擊速度
研究人員使用高分辨率成像觀察了雨滴落在充滿細菌的干燥土壤上的影響。當以類似於小雨的速度墜落時,在與熱帶地區相似的溫度下,水滴釋放出的氣溶膠是最大的量。而此時每種氣溶膠從土壤中攜帶出多達數千種細菌。研究人員還發現細菌在此後,仍存活了1個多小時。
如果這種空氣傳播的細菌,又被風吹,就會飄到更遠的地方,這些細菌可能會傳播一段很長的距離,然後再落回到地面上,落在一個新的土壤位置上,再等下次的下雨,產生氣溶膠再帶牠們出遊找感染宿主了。
D. 那麼下雨和COVID19病毒關係又如何呢?
閱讀幾篇下雨和COVID19病毒的文章,故整理一下雨和COVID19病毒的關係…
病毒和雨量的影響
- 美國研究:美國研究人員之前在對流感和雨量的研究發現:在18–21°C 下,如果濕度相當於每立方米有13-14克的水量,會增加流感病毒的傳播,例如之前在那些熱帶雨林國家,如果降雨量較高(每月超過150毫米)時,這些地方的流感傳播率也會更高。
- 巴西研究:巴西研究人員觀察了全球的降雨量,並確認 COVID-19 病例也隨著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天,如果有每英寸的降雨量,其每天也平均會增加56例的 COVID-19病例,但未發現降雨量增加與 COVID-19死亡是有關聯的。這個大家請放心的!(Countries with higher rainfall measuremen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disease transmission. For each average inch/day, there was an increase of 56.01 cases/day. COVID-19 mortality showed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emperature. )
COVID19 病毒和濕度的影響
3. 澳洲研究:澳洲New South Whales研究報告: 預計相對濕度如果降低1%會導致COVID-19病例增加6.11%。 研究人員提醒:在相對濕度較低的時期,應注意COVID-19病例人數會增加。(a reduction in relative humidity of 1% was predic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COVID-19 cases by 6.11%. During periods of low relative humidity,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should anticipate an increased number of COVID-19 cases. )
E.環境的條件不同
也許地球的緯度不同、你住的地區不同、氣候變化不同、地理條件不同;這些雨量、濕度、溫度幾乎都不同;流感病毒、COVID19病毒、細菌的傳播行為模式也以不盡相同速度擴散…而這些仍需要日後更多的研究支持才能定論。
F. 參考資料:
- Se regndråper spre bakterier fra bakken
- Association between climate variables and glob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 Impact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A Modeling Study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The role of climate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作者:黃軒醫師博士 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