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太人物

原住民電音也很時尚!阿爆的「族語作業簿」用母語音樂交朋友

  • 更新2021/02/01 03:43
  • 發布2020/04/20 16:41
  • 作者/ 洪宥鈞
  • 採訪、撰文/洪宥鈞 攝影/吳思穎、李政屏 後製/簡郁方

音樂從來不受語言侷限,只要節奏對、韻律夠,即便是聽不懂的歌詞,都能跟著感受音符的律動。 擁...

音樂從來不受語言侷限,只要節奏對、韻律夠,即便是聽不懂的歌詞,都能跟著感受音符的律動。


擁有排灣族血統的阿爆(阿仍仍),3年前發行首張個人母語專輯《Vavayan女人》便驚豔四座,R&B旋律結合排灣族語,天生散發的音感,開啟眾人耳朵聽覺想像,更一舉奪下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讓自家語言閃閃發光。

去年底她推出第二張母語大碟《Kinakain母親的舌頭》,改以電音節奏翻玩母語音節,不僅碰撞出全新火花,高水準的製作更被喻為是一張「端得上國際舞台」年度專輯。

隔了這麼久沒發片,卻剛好碰上疫情來攪局,阿爆笑說:「我2003年發片爆發SARS,17年後又遇到新冠肺炎,根本就是最佳資深抗疫女歌手!」

原民式電音,顛覆聽覺細胞

第一次聽到阿爆《Kinakain母親的舌頭》新專輯時,相信很多人被重拍的電氣節奏嚇到,完全跳脫上一張《Vavayan女人》的節奏藍調風格,彷彿走入夜店,DJ播放電音舞曲,隨著水晶燈顏色變化,舞池熱情扭動。

時髦電子節拍,難以聯想這是一張排灣族語專輯,阿爆表示,「母語音樂本來就很難融入一般大眾,如果能以流行曲風去搭建一座橋樑,會不會讓大家願意嘗試呢?既然上次唱過R&B,這次就改用電音吧!」

專輯找來曾奪得金音獎最佳電音專輯的黃少庸操刀,並交由Dizparity負責編曲,除了大膽嘗試母語結合電音,更融合原住民古謠、福音、饒舌等節奏,在電子節拍潤飾下,顆粒飽滿的音符,讓新舊文化嘗試碰撞,最後完成一張屬於原民式氣息的電音專輯。

回想製作過程,阿爆笑說這是一張「很民主」的專輯,因為三人只要有新想法,都會先玩再說,但偶爾還是會被打槍。

例如〈跳一波〉原本選用嗩吶,但立刻被阿爆阻止「這樣會被誤會有人死掉」;〈加油吧〉最早的編曲相當低沉,也被笑說「我的加油有這麼不勵志嗎?」合作之間依舊散發原住民式幽默。

從R&B到電音,阿爆延伸母語的多種可能,「雖然新風格可能會流失一些聽眾,但不管會不會吸引到新歌迷,對我來說都是進步。」她說道。

一張與母親對話的「族語作業簿」專輯

從《Vavayan女人》到《Kinakain母親的舌頭》,阿爆的母語創作總是圍繞在女性,她直白地笑說:「因為我是女生啊!」

除了以女性角度歌唱,專輯裡還有一位「愛靜」女士,是阿爆的母親,也是她的母語導師。兩個人合力一起完成整張專輯的歌詞,「有人問我唱母語歌是否為了傳承?我自認沒那麼偉大,純粹喜歡這個語言,還能跟母親互動,台灣歌壇能一起創作的母女檔並不多,我們一起唱歌、玩音樂,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愛靜女士不只是阿爆的母親,更是他的母語導師。(圖片來源/阿爆YouTube)

事實上早在民國70年代,阿爆的母親就曾發過專輯,還是國語跟原住民語雙聲道,並且擁有黑膠、卡夾、卡帶等不同載體,完整經歷也成為阿爆的成長養分。

「在我決定要出母語專輯後,媽媽成為我最嚴厲的老師,一字一句都很認真教導,也不時糾正我的發音,她告訴我,如果自己都唱得不準確,那推出母語專輯也沒有意義。」歷經一段時間的練習,阿爆從只會聽,到現在能流利跟部落長輩應答,這些生活日常的對話,進而成為創作靈感。

從「飲食習慣」、「交易買賣」到「男女愛情」,都變成歌曲素材,她把這張專輯稱之為「族語作業簿」。

原住民與漢人的無奈之戀

新專輯有一首排灣語跟閩南語合作的男女對唱情歌〈tjakudain 無奈〉,特別找來李英宏幫腔,唱出不同族群在文化差異下一段不被祝福的愛情。

即便已經來到2020年的自由戀愛年代,注重門當戶對的排灣族,長輩對於子女尋求的對象,仍希望保持傳統與自己相同文化的另一半交往。

歌曲釋出後,下方留言便出現不少原住民的心聲,紛紛表示「自己的愛情不被祝福」、「沒想到阿爆竟然唱出我們的感情」,她解釋,上一代存留下來的刻板印象,加上文化認同的差異,原住民跟漢人之間還是有很多不被允許的戀愛。

〈tjakudain 無奈〉找來李英宏合作。(圖片來源/阿爆Instagram)

對長輩來說,他們其實只希望子女的另一半能了解我們的生活,例如打獵、豐年祭,才不會產生隔閡,造成彼此的困擾。她也認為時代變遷太快,有些長輩不得不跟子女妥協。

長輩妥協的最佳例子就是阿爆,最早家人希望她能找一個排灣族的對象,後來退居只要原住民就好,沒想到最後選擇漢人,幸好兩人交往過程順遂,但雙方仍有文化認知差異。

「我跟家人的相處非常緊密,常常會有各種聚餐,老公就會笑說『你們怎麼什麼都可以慶祝吃飯』,也因為原生家庭情感凝聚力不同,以前都會被他誤認我們聚餐是為了喝酒,其實是珍惜家人相處的當下。」至於她對小孩的戀愛選擇權保持開放態度,但還是希望能多認識原住民朋友,畢竟這個文化特殊且珍貴,如果能遇到彼此都有共鳴的人,才有機會延續下去。

為了唱出族群之間的無緣之戀,阿爆找來李英宏獻聲,以閩南語饒舌加上諧音梗,打造另類男女對唱情歌。兩人最早先透過網路討論,李英宏看過歌詞翻譯後,很快就領悟意境,隨即寫出文化差異無奈的Rap歌詞,從膚色到飲酒文化,一來一往之間,就像許多不被祝福的愛情縮影。

用音樂找到自己與大家的歸屬

今年1月,疫情尚未爆發的時候,阿爆在華山Legacy舉辦一場「鼠勁搖」特別演唱會,找來Youtuber阿嘟主義一起合作,結合脫口秀變成一場屬於原住民幽默的大型尾牙,幾乎整個大台北地區的原民朋友都到場支持,大家喝酒聊天甚至還有摸彩抽獎,各種意想不到的禮物,都讓全場歡笑聲沒停過。

阿爆希望大家不是看一場演唱會,而是開心、有收穫,「現在人壓力大,除了藉由音樂放鬆,加上脫口秀,能讓大家認識我們的文化,也是給離鄉的原民朋友一點歸屬感。」她說道。

開始唱母語歌後,不少部落孩子找回屬於自己的文化認同,也嘗試寫歌創作,還會私訊給阿爆尋求意見,對他們來說,從沒想過自己的母語能用流行音樂的樣貌呈現,有些漢人還會大讚很好聽。

母語歌或許沒有這麼大的商業價值,但那些商業價值之外的東西,都是非常珍貴的收穫。

練習尊重彼此的文化

日前一位網紅在網路徵文尋求想要找「沒有漢化的原住民」約會,被網友回擊歧視,並引來一大串口水戰,看到此事的阿爆也在社群發文,想傾聽不同聲音,沒想到同樣反應激烈,有些人即便不是原住民,但立場論述已超越她的想像,讓阿爆相當意外。

「對於這件事,我並未站在誰對誰錯的立場,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常遇到類似的事情,多數時已經麻木,不過身為公眾人物,她的言行肯定會被放大解釋,所以我希望拋出議題讓大家思考,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尊重彼此的文化,並檢視自己的用詞是否不妥,才不會落入大眾既定的歧視行為。」由於現在很多部落的孩子都在都市長大,對於莎莎的文字覺得並無不妥,因此阿爆也提醒年輕人應多培養自己文化的思辨能力,學習了解與尊重。

採訪最後,我們也問了阿爆如果能教總統蔡英文一首排灣族歌,會想選哪一首?她歪頭笑說:「我們私下都會稱呼她的族語『Tjuku姊』,大讚她今天又說了什麼很辣的話,看她平常講話那麼平穩,那就來叫她饒舌吧!」

延伸閱讀:
50歲大叔馬躍.比吼:推全阿美語幼兒園,讓原住民做語言的主人
創作歌手鄭宜農,願用台語歌為每一個受傷的靈魂發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