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人物
30年磨一劍成奧運顧問!霹靂舞陳柏均:我就是「擇你所愛,愛你所擇」這句話
陳柏均擁有的頭銜多到數不清,可謂台灣之光。(圖片來源/陳柏均提供) 霹靂舞界最大盛事BOTY第3名、台灣規模最大街舞
遵守與2隻雞的承諾 林浻揚棄股市百萬年薪、開農場讓雞鴨快樂生活
位在中和烘爐地半山腰,一家名為「飛奇(veggyes)」的農場餐廳,其經營理念不同於一般農場。這裡有各項蔬食料理,眼前所見的任何一隻動物,
一場山難改變一生!博崴媽媽杜麗芳為愛子走進大山大海、帶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
2011年的一場山難,讓「博崴媽媽」杜麗芳失去了摯愛的兒子。11年來,她為了瞭解兒子的心情,放下一切走進大山大海,才發現台灣的山海是這麼的
外國詞彙好艱深,此時「無聲」勝有聲 戰疫手譯員王興嬙入無聲世界,驚手語意外活潑
新冠疫情爆發後,每當陳時中召開疫情說明會時,總有一群人會默默出現在新聞畫面右下角的小圓框裡,或是安靜站在部長後方,透過豐富的手勢與表情傳遞
「台語是溫柔又詩意的語言!」創作歌手鄭宜農,願用台語歌為每一個受傷的靈魂發聲
近年一股「台」風襲來,台語不再是刻板印象中「老一輩人在說的」,而是與台灣這塊土地有著緊密連結,卻又很新潮的語言。
無心插柳促成立陶宛捐款、張瀞仁以「內向者的力量」搭起疫情間善的橋樑
為了感謝立陶宛捐贈疫苗,台灣在今年6月間颳起「立陶宛旋風」,許多民眾紛紛捐款給當地慈善機構,讓立陶宛人既驚訝又感動。促成此次捐款行動的作家
邀猴子參加婚禮,為台灣獼猴痴狂的女人─「吱吱黨」發言人林美吟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星期三猴子去爬山。」你對台灣獼猴的印象是什麼呢?是「猴比人精」的恐懼嗎?還是敬而遠之的害怕呢?《台灣獼猴吱吱黨》發言人兼《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想告訴大家,獼猴其實很可愛。
黑道化身太魯閣事故恩人!「76行者」陳修將用巧手拯救破碎大體
今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在花蓮發生出軌意外,「76行者遺體處理團隊」第一天就進駐花蓮,協助修復罹難者遺體。而今年40歲的陳修將是76行者遺體處理團隊的總召集人,他不眠不休工作12天,把身體只剩3成的罹難者拼湊完整,是許多家屬的恩人。不過來自彰化溪湖的陳修將,其實是前黑社會成員,面對自己的過去他都笑說「真的好誇張」。
全台第一位MMA女選手!黃偵玲挑戰世界冠軍,最想獲得父母認同
黃偵玲個頭不大,身高只有156公分、體重48公斤,卻是全台第一位職業綜合格鬥(MMA)女選手,她至今已參與11場賽事,挑戰過1次冠軍腰帶,是國內打過最多場比賽的紀錄保持人。
堅守恆春25年的香港醫生黃健榮:卸下名醫光環、孤單留台就為了弱勢病患
在風光明媚的屏東恆春當醫生,應是許多人心生嚮往的生活吧?其實,揭開觀光面紗後,整個恆春半島的真實面貌,恐怕會讓大家大吃一驚,繼而心痛無奈。
唱民謠金屬講228、寫過度努力為人療傷|周慕姿:活出自己就好,不必活在他人期待中
卸下樂團主唱的煙燻濃妝後,周慕姿是傾聽人心的心理諮商師,身分雖然改變了,不變的是那雙澄澈的大眼睛,凝視這個世界,帶著理性,又帶點憐憫。
全台第一位攀樹師翁恆斌:樹木銀行等同墳場 沒人為介入樹木才長得好
提到台灣的攀樹工作技術發展歷史,就得想到翁恆斌,他綽號鴨子,卻爬過數百棵樹,其中不乏台灣原生種與神木群,他在上頭為樹的健康忙碌,也曾露
我來自底層,拍底層的故事—《血琥珀》導演李永超
孤軍後裔李永超,自幼在緬甸的華人育成學校接受教育,念得是台灣淘汰的教課書,學的是ㄅㄆㄇ,緬甸話和普通話都難不倒他;二十多歲考上大學,來台念
愛玩的小孩才不會變壞?被溜溜球改變的人生,楊元慶用手指滾動夢想
被稱為世界第二古老玩具的溜溜球,逾兩千年的歷史文獻記載,最原始的設計是用來作為狩獵工具,後來傳入歐洲,變成貴族們爭相購買的玩具之一。1985 年,美國NASA在執行任務STS-51D時,甚至讓太空人把溜溜球和其他玩具一起帶上了太空,以展演重力狀態及物理作用。
「我樹故我在」樹木醫詹鳳春:崩潰時抱樹、夢到樹喊痛,她讀到東大博士只為回台救樹
「一棵已經八、九十歲的高齡老樹生病了,但他最多只能活到一百歲,該不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