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歐陽靖說「當媽媽後總有一億個想哭的時刻」,讓人心有戚戚焉。
我是一個職業婦女,同時也是一個外科醫師。而外科醫師這份工作,有時候連一點妥協的空間也沒有。小孩需要你,但有時候患者更加需要你,不管醫院的同事或病人如何體諒配合,上了手術台,需要傾盡全力的時刻連一點也不能分心鬆懈。
記得有一次女兒的幼稚園班上腸病毒爆發,家長們一定知道,腸病毒這三個字就代表著——全班停課至少一個禮拜。我和先生都是醫師,我們的門診患者都是幾個月前就預約了看診,實在很難說不看就不看,萬幸孩子的阿公阿嬤擔任臨時救火隊,我能即時從高雄把小朋友載到屏東的阿嬤家渡過白天,再趕著去上班。
這個禮拜過的真的非常煎熬,白天要提早帶著兩寶開車,放下他們之後急急忙忙地趕到門診,剛巧門診後是緊急手術,患者情況不好,一顆心吊著不敢離開醫院。手術過程中,接到阿嬤打來的電話,說小朋友也開始拉肚子,精神活力都不太好。
這種時候,儘管心裡著急,醫師的腦袋告訴我,我不在身邊什麼也不能做。簡單告知阿嬤需要注意的事項後,我必須把心裡的愧疚和擔心馬上拋在腦後,專注當下為我面前躺著的患者執行手術。
緊急手術結束後,早已過了原先要去接孩子的時間,在加護病房忙完,我坐在電腦前打給阿嬤。
「他們都還好,就是又拉又吐之後沒什麼活力,一直在問媽媽什麼時候來接他們?」
開車接孩子們回家的路上,醫院的電話也不停地響起,當時真的是覺得很想哭。好像無論是工作、家庭,我什麼都做不好,每件事都很失敗。
其實類似的狀況發生過不少次,疫情前,我也曾經帶著不能上學的小朋友一起看診。後來一起回憶,我才意外發現,雖然媽媽充滿愧疚,但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個有趣的經驗!說真的,要工作和家庭同時兼顧,一定會有衝突發生的時刻。現在回頭來看,與其一直想著顧此失彼,我後來慢慢學會一件事:不要浪費時間在後悔,做好選擇,全力以赴就是了。
職業婦女的生活有時候很像是那種廚房經營類的遊戲,隨時都有兩三口爐在燒著。要怎麼動線流暢、要怎麼綜觀全局,實在是非常消耗腦力心力!我現在的小小心得是,儘管緊張忙碌,但大廚不能慌。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珍惜它能帶給家庭的刺激,職業婦女有的是精彩,不是自怨自艾。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