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政治外交

莫羽靜專欄|高虹安選情危機:忽視在地連結性與鄙視鏈

  • 更新2022/09/27 12:55
  • 發布2022/09/27 12:39
  • 作者/ 莫羽静

有別於過去的九合一大選,重心大多以首都台北市為主,其餘縣市為輔,這次的輿論焦點,罕見地以竹桃為主,並且大幅聚焦在參選人過往的學術研究上,三方陣營之間相互交火的有來有往,其中因為各方集火迫使林智堅退選,本身又並未陷入研究計畫疑雲的民眾黨最為聲勢浩大。

圖片
高虹安遭檢舉疑似論人抄襲,澄清記者會上的「學歷說」卻變成公關災難。翻攝自FB@高虹安

在近日民進黨陣營丟出高虹安論文疑慮的爆料後,幾小時內,高虹安快速應變的澄清記者會,不只沒有成功止血,反倒是因為其發言,一夕間輿論風向豬羊變色,高虹安成為各方網友追殺的對象,甚至一度情緒崩潰,高虹安迅速的危機應變,為何反而成為公關災難?

忽視了在地連結性與鄙視鏈

高虹安先前針對林智堅論文的攻勢,產生的觀感效果會是「林智堅不夠認真,因此沒資格取得碩士學位」,而這也引起學術菁英本身的相對剝奪感,對一般民眾而言,也大多能認同,認真的人才能取得應有的學位,所以這中間的批評與嘲笑,縱使林智堅的支持者因此不滿,也較難取得大眾共情。

高虹安記者會當天的發言,則是一口氣攻擊了 「中華大學」、「夜間部」、「師大」,事後又再次展露了一次對「世界高中」的歧視,實際上新竹不是只有竹科,竹科也不是只有學歷菁英,中華大學作為一個在地大學,孕育了大量的工業人才,甚至很多是半工半讀的唸完夜間部,或許高虹安的原意,僅僅是攻擊林智堅,但這樣的言論卻同時深深刺傷了許多人。

圖片
中華大學官網介紹創校的歷史,寫著1987年至1989年期間,規劃籌設興辦新竹第一所民辦大學。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網站

另一方面,高虹安強調其學歷的過程中,反遭到真正台大菁英質疑,進一步戳破了高虹安過去塑造的菁英知識份子形象,畢竟她的學歷也不是真的那麼無懈可擊,此時的她也處於鄙視鏈之中,只能被迫感受到相同的反作用力。

沉默支持者的反撲

林智堅相關的爭議上,爭議本身的誰是誰非,目前都仍未有定論,雙方也有其論點支持者,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能認知到,林智堅可能是個有爭議的人選,同時其提前辭職新竹市長,參選桃園市長的做法,雖然就其論述是合情合理的選戰和市政遠景規劃,但在一般人眼中,仍是前所未見的作法,如果沒有進一步地說服群眾,大多數的選民可能會認為,這是貪得無厭的特權行徑。

同時,網紅四叉貓也爆料,林智堅當時是短時間遭到鄭寶清陣營以公關公司網軍攻勢操作,由於參選方式與論文疑雲,基於這樣的爭議性,可以推測大多數的潛在支持者,受輿論影響進入沉默螺旋的狀態(Spiral of silence)。

或許是因為批評林智堅的爭議過於順風,高虹安忽視了,其競爭對手是沈慧虹。當問題回到高虹安的失言上,或者以相同標準檢視高虹安時,此時的評論情境,已與原先不同,在此刻批評高虹安,已經不具有聲援林智堅的色彩,反而是因為高虹安的失言,其時代力量和民眾黨的部分支持者進入沉默螺旋的狀態,甚至進一步私下批評高虹安。(時代力量2016年新竹市立委選舉推派邱顯智參選、2018年九合一選舉新竹市議員取得三席、2020年新竹市立委推派高鈺婷參選,2022年新竹市長候選人時力沒推派人員參選,引發外界猜測是暗中支持高虹安)

此外,「我高虹安今天從小到大,北一女、台大不說,我們師大也是榜首進去……我們今天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這段言論的本質,就是以威權心態要求他人服膺其論述,拒絕討論其中的邏輯性,那其論述必然是要遭到挑戰的,可以說是高虹安的傲慢,喚醒了這批原本沉默的林智堅支持者,同時也讓自己的支持者沉默,才產生輿論瞬間翻轉的現象。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