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國內旅遊 旅遊-戶外活動 生活-親子 地方新聞-高屏

劉淑惠|尋訪舊筏灣古道、思耐石板屋來趟部落舌尖上的味蕾探險記

  • 更新2022/09/16 16:20
  • 發布2022/09/16 15:23
  • 作者/ 劉淑惠

「在那遠的要命的王國裡,尋找生命中的烏托邦」舊筏灣石板屋群,一直是個朋友之間,口耳相傳的屏北部落秘境,而「思耐石板屋」,是位於石板屋群中,一個讓旅人們眷戀的地方。

位於舊筏灣古道上,夜宿一晚的「思耐石板屋」老闆娘提醒說,「我們這裡沒有地址,你只要一直往舊筏灣的部落開,我們族人會在路上等你唷」,就這樣一句,聽起來就像廣告經典台詞,既好笑又豪邁的話,開啟了我們在部落美麗的冒險之旅。

圖片
在那遠得要命的王國裡, 開車開到懷疑人生,可是卻遇到絕美的風景,和熱情善良的排灣族人。左圖:Gigi攝、右圖:劉淑惠攝

穿越每一個轉角,都憑藉著憨膽與勇氣的帶領

在前往舊筏灣部落的路上,總是充滿了波折,因為所有不確定性,更增加旅行中,探險的趣味。

每一次山路的顛簸,都在轉角的盡頭中結束。每一次轉彎的交會,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的開始。

開展往往起於轉折點,結束往往開啟新方向,彼此層層相疊,就像人生,每一次的前進,都是信心和恐懼的交錯。

圖片
一路上雲霧繚繞,隨著海拔線上升,風景越來越清麗,大山大水的巍峨震撼,安慰了每個旅行中的靈魂。Gigi攝

寒野凝朝霧,霜天散夕霞

山神的家,部落的祖靈,還遠在天邊,揣想何時會到「思耐石板屋」,心情夾雜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況中起伏,開車開到越後面,越是天人交戰,不禁懷疑起人生。

「是否該前進,每一個轉角,都是猶豫」,只能一直看著指標走,過程中一度想打退堂鼓,心中卻又暗自好笑,「會不會遇到詐騙集團的疑問,不時在心中打轉」,但最終仍有一種渴望,想要看看,傳說中秘境的樣貌。

圖片
彷如人生之路,向未知探索,但不管怎麼樣,總是得找到,前進的動力和勇氣,最後才能在夢想和應許之地相遇。周美玲攝

有緣千里來相會,緣分不易,均有其意

前往舊筏灣部落,一路上太多困難重重,山上的岩壁陷落,雲霧繚繞時的方向難覓,都是一個,能否繼續前進的勇氣大考驗。

唐朝詩人李白說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頓時顯現在這個場景,非常有感。

圖片
要來到舊筏灣石板屋群,真的要有點機遇和機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人生另一個境界。周美玲攝

努力過後,終於有機會回望,一路走來,堅持的成果,也會更珍惜手中的一切。就在排灣族人的照應下,我們終於來到這個祖靈應許之地。

迎賓奉茶,聽著老屋故事,遙想家人當年

來到「思耐石板屋」,註定是一場奇遇;也一定要是有緣人,才能在此相遇,並且能夠好好坐下來,緩緩喝上一口茶,與老闆娘周美玲(Qaurwai)一家人,聊上一翻,交換彼此的人生風景。

來到山神的家,不要期待這裡會有五星級飯店的派頭,更多時候,應該融入享受,屬於這裡,彷似家庭的溫馨,適合喜歡體驗部落,緩慢風情的旅行者。 

圖片
思耐石板屋,「思」字是為了紀念已逝的父母,「耐」字則表示靠著家人的耐力,胼手胝足,有「部落家屋」傳承下去的意味。周美玲攝

沒有依賴任何補助,完全靠美玲的弟弟洪仁光(Ritag),去撿拾一片片石板,精心研究建築工法,花上許多心血,才逐漸搭蓋完成。

圖片
同路人其實不會在一開始就相遇,而是緣分使然,慢慢走在一起,就算不相識,最後仍會相逢。左圖:周美玲攝、右圖:劉淑惠攝

美玲笑吟吟地,為我們奉上,「思耐石板屋」獨家煉製,山上的花草迎賓茶,香氣迷人,和自製潤口的手工愛玉,Q彈可口,我們一起陪著小孩製作原住民湯圓,享受山裡的歲月靜好。

我們事後才知道,為了陪伴夜宿一晚的來訪,他們必須準備三天,包含迎賓前後,環境整理和復原,真心誠意的服務,真正做到友善部落生態。

圖片
揉捏湯圓和迎賓花草茶,充滿人情味,可以帶領孩子們體驗部落生活。劉淑惠攝

在舊筏灣的部落裡,大約有十多戶石板屋的家庭,散居於此,提供遊客山居行旅時,所有住宿和原味特色料理,族人之間,彼此扶持,都有親戚朋友的關係,只要遊客有來訂房訂餐,隨時都可互相支援。

圖片
門口的鞦韆,在不急不徐的山風中,伴隨孩子們的嬉鬧聲,不斷擺盪,「悠閒」幾乎就是舊筏灣石板屋群的代名詞。左圖:周美玲攝、右圖:劉淑惠攝

天涯共此時,星夜裡最美麗的守候

當黑夜降臨,夜幕低垂時,我們好整以暇地,在「思耐石板屋」,享受寧靜悠閒的時光,美玲全部採用山林野植入菜,並作美麗擺盤設計。

有糯米奇拿夫、黑糖花生小米麻吉、芋頭粉香爆芋莖、山筍排骨湯、蜂蜜地瓜燒、刺蔥爆炒山土雞蛋、馬告香腸涼拌佛手瓜、小米麻吉湯圓…,隨機應變的菜色,讓遊客能體驗,部落無菜單料理的美味。

圖片
圖片
部落風味晚餐,誠意十足,澎湃豐富,發揮原住民天賦的創意,像是一場美麗的藝術盛宴。劉淑惠攝
圖片
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朋友歡聚小酌,部落談心,美食當前,充滿風情,忘卻人間許多事。左圖:劉淑惠攝、右圖:周美玲攝
圖片
小山村裡,每戶人家,隨處都是烤肉飄香,就像樂興之時,隨處流串的音樂,木鱉果手工麵包的香味,就像音符,飄盪在空氣中,正是美麗人間好時節。左圖:劉淑惠攝。右圖:周美玲攝

因為沒有光害,夜晚繁星點點,偌大驚人,彷彿在那裏,已經一世紀,等待遊人的造訪,而在每一抹流星劃過天際時,都代表「回頭下望塵寰處」的思念,今夜星光何其燦爛,所有旅人的心情,也都跟著沉醉起來。

圖片
孩子們在山上,享受著悠閒的野放生活,沒有多餘的干擾,很快進入夢鄉,享受著吹山風入睡的寧靜。左圖:劉淑惠攝、右圖:賴如茵攝

晨光曦微,歲月靜好,舊伐灣古道走踏去

早上起床的時候,天光微明,山風徐徐,山嵐飄飄,空氣特別舒爽,雲霧冉冉從山腰升起,旅人的心,也跟著飛揚起來,又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圖片
享受跟山林特別親近的時光,在第一抹陽光照射人間時,所有人都臣服於山神的國度中。劉淑惠攝

如果你喜歡親近大自然,和享受山林的寧靜,與林叢間花草的芬芳,那麼就讓「思耐石板屋」的老闆娘美玲,帶你走在舊筏灣古道上,看著廢棄老校的窗扉緊掩,獵人山屋在陽光下的輝映,日治時代的國語碑林立,寂寞青石古道斑剝,空谷跫音在林間徘徊,看著在季節的容顏中,開落飄灑,那飛揚一地的花朵與落葉⋯⋯。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每一步,踩在落葉上的細細碎碎,都在提醒你,回歸生命的初衷和本心,放掉執念和習性,重新再進入旅行的狀態,再度找回生命前進的力量與感動。

圖片
舊筏灣古道,沿途山花處處,走逛部落,在舒適緩慢中,人生時光好像凝結在一瞬間。左圖:賴如茵攝、右圖:劉淑惠攝 

舊筏彎部落簡介:

舊筏灣部落,為現今排灣村遷徙前的舊址,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祖先的發源地,被群山環繞保護著,進出不易,但同時也保護著原住民傳統。部落仍沿襲著古習,進入部落時會有「過火驅邪」和「賜水祈福」的迎賓儀式,象徵著,把外界的干擾與煩憂,隔絕在部落外,並祈求健康平安。

  • 舊筏灣部落如何到?
    從禮納里走屏專五公路,順著指標,就可以到達舊伐灣部落,沿途有不少岔路,但只要耐心照著指標走,思耐石板屋的老闆娘,或相約的族人,會在部落的入口,和約定的地方,等有緣人到來。
  • 舊筏灣古道,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延伸點?
    舊筏灣古道,可以通往北大武山舊登山口,附近另有太古拉筏斯瀑布,干尺瀑布,排雲瀑布,射鹿吊橋,旗鹽山,都是附近可以的山林景點,不過需要由專業教練帶領,會比較安全。
  • 思耐石板屋聯絡方式&提供的服務:
    房間採行和式通鋪,一泊一食,以人頭計費,附早餐。
    晚餐採無菜單料理,與預約部落導覽解說,皆另行收費。
    電話:0935-554-032   手機導航:屏東縣瑪家鄉舊筏灣村
    臉書FB預約:思耐-Senai石板屋
  • 舊筏灣古道附近另外提供食宿的旅宿:
    包正輝部落私房菜預約,電話:0915-560-026,0915-521-208
    顏義雄石板屋住宿預約,電話:08-7362057,0919-640-89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