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圓妹城市小旅行來到熱情的南台灣,高雄最熱門及最具代表性的「柴山」,向獼猴們拜碼頭啦!
柴山、壽山、打狗山
柴山是當地人習慣的稱呼,其實即是「壽山」,高雄舊稱打狗,故又稱打狗山,另有打鼓山、麒麟山、埋金山、猴山等眾多稱號,都代表一段人文歷史的演進。
柴山位於高雄中山大學的後方,腹地廣闊南北長約六公里,縱貫鼓山全區,是高雄市西面的天然屏障。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到高雄視察並慶祝壽誕,當時總督即將打狗山改名為「壽山」,並闢建「壽山紀念公園」,成為高雄第一座公園。
由於二戰後曾是軍事管制區,直至1989年才開放部份地區,較少人為破壞,因而孕育豐富的天然資源,在這裡可以看到特殊的地質與多樣珍貴的動植物,珊瑚礁岩見證地殼的變動,極為珍貴的史前貝塚遺跡,還有在柴山稱王的臺灣獼猴,有如一座自然生態的寶庫。
柴山步道
由龍泉寺登山口起登,一路上都是好走的木棧道階梯,高大老樹枝葉茂密,放眼望去綠意盎然,老樹的千姿百態令人感到有趣,貪心的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小坪頂位於步道的北端,這裡也是獼猴最愛聚集的一處涼亭,獼猴非常聰明,會觀察誰是生面孔、誰好欺負,躲在樹後等候時機對這類人下手,搶食物就算了,就怕整個包包搶去,錢包、手機都追不回來,來到柴山步道務必遵守「不干擾、不接觸、不餵食、不讓獼猴看見食物」的原則,保護自己也尊重獼猴的生活空間。
特殊地質見證著台灣島嶼形成的痕跡
走入一片珊瑚岩壁,峽谷地形令人有置身於地心的錯覺,很難相信自己在高雄市區,這些地質地形見證著台灣島嶼在幾百萬年前位處於海平面之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柴山的地質最早是「古亭坑層」,經過大量之珊瑚、藻類、有孔蟲和貝殼,遺骸形成堅硬的石灰岩,成為「高雄石灰岩」,架構成柴山內部主體。後期經過風化、侵蝕和雨水的沖刷,帶走軟弱岩後更突顯石灰岩的質地,因此形成嶙峋的礁岩、洞穴、峽谷、斷崖等地形非常多,有些石灰岩洞因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景觀。
網美秘境「一簾幽夢」、「泰國谷」
一簾幽夢、泰國谷都是沒有指標的秘境,要尋找一簾幽夢必須先經過泰國谷,才不易迷路。離開小坪頂續往南行約200公尺,在木棧道左邊有條明顯路跡,即是通往泰國谷的路徑,因柴山路徑複雜,發生不少迷途、墜谷事故,最好請熟悉的人帶路,不建議擅自進入偏離步道的景點。
「泰國谷」是柴山最大的天然石灰岩裂谷,高達40公尺,在路徑上即可觀賞,高聳的岩壁十分壯觀。
沿著泰國谷的繩索往上走,再經過一個不起眼的崁,鑽過去就會發現別有洞天的「一簾幽夢」,感覺很震撼,人在谷中顯得渺小。
一簾幽夢是錦屏藤的氣根,在陽光照射下有著紫紅色金屬光澤的垂簾,可達3公尺長,又名「珠簾」,茂密如鬚的垂簾,成為天然又壯闊的自然景觀,是柴山的秘境之一,因網美照流傳而爆紅,聽說假日拍照要排隊。
「好漢亭」小百岳壽山登頂認證點
「好漢亭」是小百岳壽山登頂的認證點,在此即代表完成一座台灣小百岳了,腹地大、景觀佳,可以俯瞰西子灣,據說天氣好時可遠眺北大武山。
我最愛怪石嶙峋的步道,走完一圈柴山步道,像是上了一堂地質課程,看著珊瑚礁形成許多深谷、絕壁與洞穴,見證地殼變動的歷史,樹木年齡古老又高大,令人有安定實在的平靜感,來到高雄千萬不要錯過,到柴山一日小旅行哦!
【建議遊程】
龍泉寺登山口→龍門亭→小坪頂→泰國谷(岔路無指標易迷路)→一簾幽夢(無指標易迷路)→觀猴亭→雅座亭→盤榕奉茶站→長壽園觀景平台→壽山好漢亭(小路可上南壽山三角點,需手腳併用)→七蔓→舊地磅→北壽山登山口(千光宮)(環形一圈約7.7公里,不含休息步程約3~4小時)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鼎金系統交流道→國道10號→左營方向→台17線→青海路→鼓山三路→龍泉寺登山口(鼓山三路25巷)。(龍泉寺、千光宮有停車場)
大眾交通:
捷運:於美術館站下車,循青海路、鼓山三路至25巷,步行1.3公里、約15分鐘即可抵達龍泉寺登山口。
公車:38、219、紅32路線公車,於龍泉寺站下車,沿鼓山三路25巷,步行0.3公里,約5分鐘即可抵達龍泉寺登山口。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