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別 國內-政治

縣市小內閣女性不及4成,台北、台中1成5,宜蘭更僅4% 婦團籲「女力參政」加把勁

  • 更新2022/11/12 11:06
  • 發布2022/11/12 10:20
  • 作者/ 林昕慧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婦女新知基金會11日表示,各政黨女性縣市長候選人的比例雖有提升,但各地方政府小內閣女性比例不到4成、未有專責人力處理性別,建議在現有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的法規下,政黨應以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建立提名內規,以支持基層女性參政。

圖片
婦女新知基金會11日表示,各政黨女性縣市長候選人的比例雖有提升,不該將女性參政淪為行銷口號。取自婦女新知基金會

宜蘭小內閣女性23人中僅1名女性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整理各縣市小內閣名單,包含副首長、秘書長及一級單位主管與附屬一級機關首長,發現地方政府小內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即使「最平衡」的連江縣也只有35.29%首長是女性,表現最不可思議的宜蘭縣,只有4.35%的女性首長,23人名單裡只有1人是女性,其餘全數是男性。

圖片

婦女新知基金會整理各縣市小內閣名單。取自婦女新知基金會

六都差距之大,新北市政府女性首長佔比34.48%、高雄市30.56%,是六都中女性首長比例有超過30%的縣市,相對而言,台北市政府的女性首長比例只有15.63%、台中市政府15.15%,相對而言,台北市政府的女性首長比例只剩下15.63%、台中市政府只剩下15.15%,即使跟其他縣市比也接近墊底。

7個縣市成立「性別平等辦公室」

覃玉蓉表示,目前僅有7個縣市政府有成立「性別平等辦公室」並設置專責人力,分別是臺北市、桃園市、嘉義縣、嘉義市、彰化縣,以及2022年剛成立的臺南市、高雄市,其餘15個縣市政府(包括六都中的新北市、台中市)多以兼辦人力來處理性別主流化

覃玉蓉指出,多數縣市長期欠缺性別專責單位的問題,導致各縣市「性別主流化網站」資訊充斥抄寫自中央計畫的空洞內容,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應承諾當選後將設立「性別平等辦公室」,並提供充足的專責人力,上網公開「性別平等辦公室」相關資訊,包含員額人力及工作成果等。

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形同虛設

覃玉蓉表示,雖然《地方制度法》在1999年修法,設立地方選舉的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制度,雖名為「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但依照《地方制度法》規定,只有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應當選人數超過四人以上的較大選區,才能適用。如果應當選人數低於3人以下的小選區,則沒有保障名額。

另一值得注意的現象,因婦女保障名額當選的女性議員人數持續下降,2014年因婦女保障名額當選的女性議員僅9人,佔全國議員人數比例0.77%,2018更下降到4人,佔比僅剩0.44%,又例如,至2018年,新北市議會已經連續三屆沒有任何一名議員因婦女保障名額當選。覃玉蓉表示,多數女性議員都是靠自己的實力當選。現下「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形同虛設,在《地方制度法》修法前,各黨可先自行修改政黨提名內規,正式規範政黨在區域、不分區等各類公職各選區提名中,任一性別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圖片
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地方民意代表選舉的性別失衡依然存在。取自婦女新知基金會

女性議員自行努力,當選佔比持續上升,但至今仍難突破4成大關,地方民意代表選舉的性別失衡依然存在,根據台大政治系教授黃長玲的研究,若先不計入原住民選區,全國159個地方議員區域選區中,仍有36個選區中一名女性議員都沒有,只有4個選區完全沒有男性議員,而這4個選區中有3個選區,應當選人數只有一名。鄉鎮市民代表層級的性別失衡狀況比地方議員更甚。全國當選的女性議員已達33.66%,鄉鎮市民代表選舉中當選的女性代表,僅佔25%,全國204個鄉鎮市區(含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會裡,仍有16個代表會連一名女性代表都沒有。顯見婦女保障名額制度亟需改革,以達成參政平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