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低薪買不起房子不只是台灣的社會現象,近年來經濟發展停滯的中國也有相同危機。當地一位經濟學者對此評論認為,年輕人之所以低薪,很可能是能力不足。但此話一出,立刻讓網友炸鍋,反諷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專家太多。
中國網路媒體「上游新聞」報導,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最近受訪時,談到一些年輕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費。他表示,現在許多年輕人「真的很不像話,沒有錢花了就覺得是父母給的太少,或者覺得企業、老闆給的工資太低」。他批評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準不夠,那麼所以才有那麼低的工資」。
鄧海清接著說,中國年輕人拿到的薪水是東南亞勞工的一倍,工作量卻相同:「對國內的很多的年輕人來講,其實你幹的這點活,可能在泰國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資就能幹和你一樣的活。」
這段訪問內容曝光後,中國網友群起激憤,也讓新聞瞬間標上熱搜榜。有網友在評論區大罵:「比越南泰國,你怎麼不比美國呢」、「你怎不說跟歐美國家年輕人比…非要跟差的比」、「年輕人只有在提到房子的時候說工資低,同等房價,在泰國和越南別墅都好幾棟了」、「怎麼不說是公司能力不足 開不起工資呢」。
還有網友開玩笑地說:「你還挺體諒我們,竟然沒和非洲比」、「國內最大的問題,就是專家太多」、「這磚家是懂流量的」
據報導,鄧海清其實在訪談中還是有稍微為年輕人說話,對於有聲浪認為,應該要催促年輕人多生育子女,才能改善中國經濟,鄧海清認為這種簡單的線性思維其實非常有害,他還說中國仰賴人口紅利發展經濟的時代已經結束,必須改為著重培養人口質量。
事實上,近年中國年輕人正處於經濟成長下滑的風口浪尖上,是感觸最深的一群。只要專家對年輕人「說三道四」,例如:年輕人不應該買大房子;年輕人不要提錢還貸款;年輕人每天應11點以前睡覺等標題,都會很快就飆上網路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