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物學家意外發現大型滑翔有袋動物(Greater glider)「大袋鼯」並非單一物種,至少已有2個新物種獲得命名。
大袋鼯。(圖片來源/Facebook)
明明都是「大袋鼯屬」卻長得不太一樣,為什麼?
去年9月澳洲野火燒毀了當地大型滑翔有袋動物(greater glider)近3分之1的棲息地,催生當地生物學家擴大生物研究的決心,並於近日有了重大突破。
生物學家過往發現當地大型滑翔有袋動物,例如大袋鼯,實際上有著不一樣的身形、顏色和生理差異。因此,生物學家合理懷疑牠們不是單一物種,卻苦無證據證明。
直到最近,生物學家針對大袋鼯屬(Petauroides volans)進行多樣性陣列(DArT)測序,發現牠們實際上還有2個同屬不同種的物種,學名分別被命名為「Petauroides minor」及「Petauroides armillatus」。
雖然,牠們與大袋鼯同屬不同種、擁有不一樣的外表體徵,但牠們一樣只吃桉樹葉,生活於大分嶺(Great divide Range)沿線森林內。
不趕快研究,牠們可能會消失
近幾十年來,澳洲環境面臨人類的濫墾濫伐、森林大火、氣候暖化等挑戰。因此,野生動物生態學系揚托布博士(Dr. Kara Youngentob)期待生物學家能盡快展開研究,表示:「我們對這2物種一無所知,若不開始研究,未來恐怕會失去牠們。」
澳洲野火:近代史上最嚴重的野生動物災難
2019年延燒至今年初的澳洲野火可說是「近代史上最嚴重的野生動物災難」。
澳洲野火燒毀了11.5萬平方公裡的叢林和森林,造成將近30億隻的動物死亡或失去棲息地。其中,包含1.43億隻哺乳動物、24.6億隻爬行動物、1.8億隻鳥類,還有5100萬隻蛙類。此外,總計有30人在野火中死亡,數千座房屋損毀。
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指出,若人類無法把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那澳洲野火這類災難將不斷發生。
更多太報報導
「河床上還有很多人」男子撈浮屍20年,挽回114條人命:我不會走,還要繼續救
此貓非彼貓!夫婦花20萬買品種貓,養一週才驚覺是「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