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萬象-奇聞軼事 生活-飲食

雞毛也能吃?廢棄羽毛含有超高蛋白質,還能做成「食用肉」

  • 更新2021/02/01 10:36
  • 發布2020/12/22 17:30
  • 作者/ 黃瑞珍

雞毛可以用於堆肥、雞毛撢子、變成工業塑料,但做成肉排、麵條吃下肚,你聽過嗎?這是一名泰國男子的研究,有望透過此作法將大量的廢棄羽毛轉換成人類的替代糧食。

該名泰國男子Sorawut Kittibanthorn,於英國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攻讀未來材料碩士學位,在尋找可以回收利用的廢棄材料過程中,發現了每年被丟棄數百萬噸的雞羽毛──在歐洲光是每年丟棄的雞羽毛就多達230萬噸,更別說家禽類消費相對更高的亞洲,數量可能更為驚人。

他認為,如果人們要繼續飼養和屠宰禽鳥家畜,那麼便有責任有效利用牠們。

全球的廢棄雞毛多達數百萬噸。(圖片來源/PIXABAY)

將羽毛轉化成人體可食用物質

據資料顯示,雞羽毛由大約91%蛋白質(角蛋白)、8%水分、1%脂質構成,其中含有多達八種人類必需氨基酸。但因為人體無法直接消化羽毛,Sorawut便著手研究,該如何利用如此大量的廢棄物,轉化成可讓人體吸收的食物。

其實早在2018年便有研究指出,從家禽羽毛中提煉的角蛋白,在經過處理後,可成為運動後補給品,幫助使用者減脂。而Sorawut則是試著將這樣的高價值蛋白質的影響力再擴大。

他與英國雷丁大學的食品科學家Keshavan Niranian、聖馬丁學院生物學實驗室技術員Shem Johnson合作,開發了洗、粉碎、酶消化、攪拌、過濾、冷卻等共13個步驟,把雞毛中的蛋白質變成可消化及食用物質。

因羽毛本身並無味,Sorawut嘗試用各種黏劑、並加入不同調味料,做出接近真肉質感的「羽毛肉」,像是做成「牛肉塔塔」、「魚排」、「漢堡肉排」等,也曾做出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麵食、蛋白棒。並將這些「食物」搭配精心設計的擺盤,實在讓人無法將之與「雞毛」聯想在一起。

就在今年(2020)夏天,他因此獲得Mills Fabrica技術風格獎,並透露下一步希望能與廚師合作,創造出新的菜色。

Sorawut用羽毛所做成的「肉排」與「魚排」。

立法與人們接受度都是挑戰

隨著環保意識高漲,越來越多人擔心食用肉類會侵害動物生存權,或是擔心大量畜牧對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而決定開始吃素。尤其近來植物性肉、未來肉相當受到歡迎。

對此,Sorawut坦承,因為羽毛是取自於家禽,雖可稱之為符合「道德」標準食材,但無法將之定義為「素食」,所以計畫先接觸零廢物餐廳,也會與廚師合作開發新的食譜,讓更多人認識這項新發現。

不過,Sorawut的挑戰尚未結束。根據歐盟規定,新食品必須進行廣泛的分析與風險評估,過程需要長達9個月,再加上人們對於這樣的概念是否能馬上接受,願意將「廢棄羽毛」吃下肚?看來,要讓這劃時代的食物躍上眾人餐盤,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資料來源:路透社、CNN

更多太報報導
一邊接受開腦手術,一邊彈琴、玩手遊長達6小時!印度9歲女孩順利切除腦瘤
西班牙通過安樂死法案/不忍妻重病臥床30年,丈夫親手餵毒成修法轉捩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