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近日大舉反攻,至週二(9/13)已全面控制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州,在許多俄軍佔領六個月的城鎮與村莊豎起烏克蘭旗幟。烏軍甚至奪回了俄國入侵第一天就霸佔的邊境城市沃爾臣斯克(Vovchansk)。而另一座重返烏克蘭旗幟下的城市伊久姆,在俄軍摧殘下已超過1000名居民喪命。
《基輔獨立報》報導,俄軍已在週日(9/11)撤離沃爾臣斯克,當地距烏俄邊界約20公里。
烏克蘭的閃電反攻勢頭凌厲,短短數日已自俄羅斯手中奪回6000平方公里失土,除了在東北部收復大片領土外,在南方的另一波反攻行動中也收復多個區域,目前烏軍仍在當地持續進逼,盼收復戰略要地赫松(Kherson)。
《衛報》報導,在烏克蘭反攻行動中,俄軍迅速潰敗,士兵倉皇逃跑。東部盧甘斯克(Luhansk)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表示,當地重要城市克爾米納(Kreminna)已如「空城」,游擊隊已在此豎起烏克蘭旗幟。
報導指,俄軍已撤退至奧斯基爾河(Oskil River),距離烏軍已奪回的戰略城市伊久姆(Izium)約16公里。俄軍佔領伊久姆約五個月,將它當作攻掠頓巴斯地區的駐軍據點與軍火庫,烏軍收復後發現當地已被徹底摧毀,逾千名居民喪生,住宅大樓、學校、橋樑皆成斷垣殘壁,路旁停放已成焦鐵的俄軍軍車。
一名西方官員表示,要說烏克蘭成功奪回6000平方公里失土就是戰爭的「轉捩點」,仍「為時過早」,不過這確實是「很有力量的時刻」。西方官員稱許烏克蘭的軍事策略和俄軍相較之下「很創新、具實驗性」。俄軍將領經常須請示克里姆林宮才能做出決策,拖慢了在戰場上的反應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