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的美國公司數量,已經少於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中國企業,這種情形是31年來首見。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的上至1991年的數據,截至6月1日,共有240家美國公司設有駐港地區總部,比去年減少14家,是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中國公司的駐港地區總部數量減少1家,至251家。
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國家安全有關行動,以及經濟遭遇的困境,削弱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一些公司將資源轉移到新加坡等其他中心。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在施政報告中承認,過去兩年,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並把吸納外來人才列為一項重要任務。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駐港地區總部數目占到總量的18%,美國公司占17%,然後依次是日本、英國和德國。在2012年的頂峰時期,333家美國公司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
吸引外來人才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向海外人士簽發的就業簽證數量減少約2/3,嚴格的旅行限制切斷了這個金融中心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
雖然香港已經取消了最嚴厲的防疫措施,例如酒店隔離,但遊客仍然受到一系列限制,與大陸的邊境仍然關閉。
訪港人數還未見起色。國泰航空是香港的旗艦航空公司,9月的運力僅為大流行病前的16%。新航則回到了2019年水平的約73%,與英航和漢莎航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