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艾德 」所有文章
林艾德專欄|賴品妤曾玟學戀情遭批「委屈國昌老師」,時代力量的權威關係出了什麼問題?
美人計、欠一個道歉、新潮流女婿、委屈國昌老師等等,在賴品妤與曾玟學再普通不過的戀情曝光後,諸如此...
林艾德觀點|雷亞事件的反思:連自由發揮的權利都沒有,談創作太悲哀
「不得使人為奴」之所以為基本人權,是因為我們認為人有權自由地發展,中國對各項創作領域的壓迫,從來...
林艾德觀點|從衛福部加班處理新北近萬件紓困,看侯友宜的處事原則:風光邀功,低調卸責
侯友宜在紓困收件期,霸氣十足的宣布「拿身分證來就收」、「責任我來扛」,結果新北市送進衛服部的五十...
林艾德專欄|從「我OK你先領」到「靠北蘇睏」 公民社會不該開倒車
「靠北蘇睏」是國民黨新任的科技行銷長簡勤佑成立的粉絲專業,主要目的就是攻擊行政院擴大紓困的專案,...
林艾德觀點|當網路公審成為一種手段,我們究竟傷害了誰?
近年來,這種公開羞辱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群眾越喜歡這種公開羞辱,這些羞辱就越值錢。之前許志安在計程車上接吻的影片,據聞是以超過150萬的代價賣給媒體,而媒體願意買,是因為大眾點閱換算成的廣告收入,可以遠遠超過購買這個醜聞的代價,我們花在關心這些名人私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被換算成錢,進而助長這種風氣。 這種風氣會進一步形成一種公開羞辱的文化,尤其在社群媒體興起後,已經不只是名人會遭受到這樣的待遇。現在,網路上處處充斥著朋友或是情侶分手後的挾怨報復,全都是以對方的私生活作為賣點,這些行為多數並不違法,只是違反了大眾的道德觀點,有時候我們難以判斷其真實性(匿名謠言),有時候那甚至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性愛影片),但都足以達到公開羞辱的目的。
林艾德專欄|林榮基潑漆事件的反思:「台灣鼓勵人民表達意見,中國用一桶紅漆來讓你閉嘴」
香港異議歌手何韻詩及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相繼在台灣遭到潑漆,前者已經確定是由統促黨預謀犯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