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一九八四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台灣民俗愛好者。曾獲國藝
會創作補助、文化部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近作為《花開少女華麗島》、《花開時節》。
作者「 楊双子 」所有文章
楊双子專欄|台中向上市場無名雞蛋糕:從裡到外古早味的化身
向上市場前的狹窄中美街上,開著一朵低矮的攤販遮陽傘。攤主嚴密地藏身傘底,而攤車外觀陳舊,用於遮蔽街邊飛塵的厚透明膠布已在烤爐前日久焦黑硬化,既無招牌名號,也無招睞吆喝,僅僅是攤車三合板的前方與左側貼著紅字「雞蛋糕6個30元」,攤前卻經常排著一列人龍。
楊双子專欄|不需要東泉辣椒醬!靠醬油、烏醋打下一片天的傻瓜麵
「你是小傻還是大傻?」店員上前劈頭就是這樣一句,一桌子的客人各自果斷回應:「我小傻。」、「大傻是我。」立刻小碗、大碗分別放在桌面,店員迅速解釋吃法,隨即揚長而去。沒多久,店員湊到另一桌前吆喝一句:「來,你中傻!」獨傻傻不如眾傻傻,這場景是一中商圈東記傻瓜麵的常態。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楊双子專欄|天冷必吃!台中阿里郎迷你火鍋:純米酒燒酒雞、蛤蠣滿鍋蒜頭雞
一進店門,迎面是一座U字型的高高吧檯,吧檯對應高腳椅的數量安著十數個小瓦斯爐,點起火來滿室的熱氣蒸騰。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楊双子專欄|傳統台灣糕點大全:擁有百年歷史的台中異香齋
作為一名歷史小說家,倘若在老台中市區裡挑伴手禮,我的西洋糕點首選是第二市場對面的坂神本舖長崎蛋糕,但問起傳統台灣糕餅呢?那就必須是台中媽祖廟萬春宮對面的異香齋。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楊双子專欄|全台灣最好吃的長崎蛋糕:台中第二市場對面的坂神本舖
但凡社群網站上看見任何關於長崎蛋糕的討論,我總是以單刀直入的氣勢殺進對話:「全台灣最好吃的長崎蛋糕,絕對是台中第二市場對面的坂神本舖!」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楊双子專欄|在台中如果要吃小火鍋,必須去「偈亭」!50種選擇任君挑選
日前與朋友團聚於翁記泡沫廣場,在我滿口囉唆「這個很有名」、「那個也很有名」之後,朋友喊停的時候是這麼說的:「你倒是說說這家店哪個東西不有名好了!」說起來恐怕傷店家感情,但其實身在翁記的當場我是這麼說的:「如果要吃小火鍋,必須去偈亭!」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生活-飲食 旅遊-國內旅遊 名家專欄-時事 地方新聞-中彰投
楊双子專欄|第一代泡沫紅茶店:台中一中商圈「翁記泡沫廣場」
人聲鼎沸的老店裡面,我與同行友人坐進一個角落的四人座位,桌面上攤開那一大張羅列品項玲琅滿目的菜單。除我以外的三位都是首次造訪,老台中人於是一一介紹起來:「一定要吃的是烏龍豆干,這很有名。」、「泡沫紅茶就是要配厚片土司,這個也很有名。」、「他們家的炸地瓜條也有名⋯⋯」
楊双子專欄|台中四十年老冰店「郭冰」:料多澎派真功夫,還賣彩色粉粿網美冰
炎夏宜吃冰。我偏愛備料僅三項、術業有專攻的一中豐仁冰,偶爾卻也對傳統刨冰店花樣繁多的各色豆子蜜餞配料嘴饞心癢。
楊双子專欄|好吃到去搶劫也要吃到?一顆要價80元的台中日日利海盜飯糰
偶爾會湧現對特定食物的慾望,像閃電劃破夜空那樣切進心裡。比如甜膩柔軟的銅鑼燒,香脆多汁的炸雞排,經常深夜裡閃進我心裡——然而我這次想吃的是飯糰。
楊双子專欄|我家巷口全台最好吃的滷肉飯:李海魯肉飯
不久前我在社群網站上發了貼文,提及一名讀友向我分享的美食心得:「全台灣最好吃的滷肉飯,我吃遍全台,最好吃的就是北投市場的矮仔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