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芷萱 」所有文章
周芷萱|政治人物的私情和身體具有公共討論價值嗎?
上月,台南立委王定宇與民進黨發言人嚴若芳的緋聞,以及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也公開要求立委蔡易餘減重新聞,讓筆者感到政治人物的公私領域界線模糊,變成一種人際權力的關係。
生活-性別 名家專欄-時事 國內-新冠肺炎 地方新聞-桃竹苗
生活-性別 名家專欄-時事 國內-新冠肺炎 地方新聞-桃竹苗
周芷萱專欄|女性護理師面臨困境:被性化、意淫,以及專業被忽視
繼2020年底台灣253天無本土病例破功後,2021年才一開始,又發生了首起的醫護人員感染。
周芷萱專欄|為什麼大家喜歡說「男人沒什麼情感需求」,卻總是要女人免費情緒勞動?
網路上前陣子出現了一篇「老男人最期待女人理解的7件事」,引發許多討論與共鳴,許多人大喊是「不中聽的大實話」。雖然作者在文末試圖撇清的說「這從來就無關男女」,然而全文其實環繞著許多性別刻板印象,並藉此創造話題。
周芷萱專欄|《孤味》:你我生命中的那些女人
有論者認為《孤味》是「重現了所有台灣男性的家族聚餐夢魘」,這個評論獲得包括製片在內許多贊同的掌聲。但對我而言,《孤味》演出的是許多女人真實且痛苦糾結的人生,你我身邊也許都有幾個《孤味》中的女人。
周芷萱專欄|從「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到性侵犯的「動物性」,他們如何把一切都怪給女權?
上週的網路世界對關心性別議題的人而言,相當不平靜。一個署名「註冊組長」的粉絲專頁,藉由一位遭性侵女性的故事來闡述自己對於「男生的動物性」的見解,進一步得出「女人穿得少,就等於把生肉放在獅子面前」的結論。洋洋灑灑一大篇文章,最後其實就是要說:「她被性侵的原因——穿得比較少」。
周芷萱專欄|從高雄少女到謝和弦:男賺女賠邏輯帶來的性別失衡
九月初發生了一則震驚台灣社會的新聞,一位高雄少女和網友見面後失蹤,家人和熱心網友急著找人。待警方好不容易找到少女後,眾人卻過度「關心」他是否遭到侵犯、甚至有許多針對性的性與性別羞辱。
周芷萱專欄|在職場和公共空間都尷尬的父職:爸爸也要性別平權
父親節即將來臨,各大電商早已大幅推出各式父親節檔期促銷,從促銷項目到媒體調查的「熱門父親節禮物」,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社會大眾對父親形象的想像與期待。
周芷萱專欄|假 coser 與真女巫:從PF 32 裸露事件看道德劃界的權力意義
台北花博展場7月4日舉行了「PF32 亞洲動漫創作展」(簡稱PF),在活動中,一名李姓女子沒穿內褲掀起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