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顧爾德專欄:蔡英文為台灣留下什麼?

    2024-05-09 08:00 / 作者 顧爾德 / 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總統蔡英文即將卸任。總統府提供
    「許多評論者視蔡英文是個過渡性、相對軟弱的領導人。」2008年,民進黨因為扁家貪腐弊案陷入低潮之際,蔡英文扛下黨主席的擔子。當時一份美國外交電報中如此評估蔡英文。而她於行政院的前長官蘇貞昌也在AIT處長楊甦棣面前批評說,蔡英文對民進黨的草根性不夠了解,不是一個有力的領導人。

    對民進黨而言,這位技術官僚、政策幕僚與學者出身的女性新領導人猶如來自外星的異類。不過最終她不只帶領著民進黨從谷底重新爬升,更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她更帶領著台灣不屈不撓、不卑不亢地對抗侵略性十足的中國,此外,她也成功地引領台灣度過百年大疫。成功經歷內外挑戰,讓台灣在國際社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與重視。

    如今8年總統任期即將結束,蔡英文為台灣留下哪些政治遺產?又有哪些未竟之志?68歲的蔡英文交棒卸任後,真的會像她自己說過的,將開車環島過著悠哉退休生活?

    勇於觸碰深水區 總統路初期備受考驗

    回顧蔡英文轉化為政治領導人走來一路坎坷,不只備受黨內挑剔──她第一次選黨主席的對手辜寬敏說她「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同時也受民意嚴苛檢驗。在蔡英文第一任總統任內的民意滿意度都不高,推動的幾項政策、改革也阻力重重。2016年剛當總統的「蜜月期」,她各民調滿意度雖多高於不滿意,但滿意度多未超過5成;之後兩年她的不滿意度則多超過滿意度,而且不滿意度大部分都在5成以上。

    並非蔡英文第一任內毫無作為,而是她推動許多深水區的改革,不是較難引起民眾立即共鳴,就是觸動既得利益或挑戰既有價值信仰而得罪人。這些改革包括《勞動基準法》的一例一休、同性婚姻平權、年金改革、非核家園、轉型正義、追討黨產,還有司法改革……。

    司改「人民難直接感受」 6年後才獲認同

    蔡英文推動的第一項改革就瞄準司法。台灣民眾普遍都認為司法不公正,蔡英文就職演說談到「政府會積極推動司法改革」時,觀禮群眾掌聲如雷。司改本應最能打動不分藍綠黨派的人心,但司改具體內容一般民眾不容易瞭解、難有直接感受;這項工程並沒有讓小英像戲劇中的包青天,立刻變為正義化身獲得人民掌聲。直到司改國是會議6年後,2023年5月的民調才顯示,人民對司法的不滿意度首度從5成以上降到4成以下、且滿意度接近5成,不滿意度跟滿意度黃金交叉,人民開始對司改落實有感。

    蔡英文推動同婚,引來長老教會的不滿。圖為第21屆台灣同志遊行。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年金改革觸動既得利益,同性婚姻平權甚至引來傳統民進黨重要支持者長老教會的不滿,《勞基法》修法、非核家園、轉型正義與追討黨產都引發爭議,當然也傷了選票。低迷的民意支持度迎來的就是2018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的大挫敗,地方政治版圖從綠變藍,民進黨執政縣市從四都9縣市縮為二都4縣市。2018年大選被視為蔡英文總統任內的期中考,這個成績如果沒被死當,大概也很難有機會再連任。

    不過今天回頭看,必須肯定蔡英文敢於去碰觸這些深水區改革,她也因為堅持推動這些改革而獲得民眾信任。2018年年底敗選後蔡英文支持度降到谷底,但隔年初開始快速反彈。

    大敗後還能回彈 並非純然靠「芒果乾」

    一般多把蔡英文支持度回升歸功於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模式」,也就是靠「芒果乾」進補。平心而言,外敵固然有助於內部團結,但若非之前蔡英文在年改、同婚的上的堅持獲得人民信賴,人民在面臨外來安全威脅時,為何會認為蔡英文可仰仗? 更何況當年蔡英文在黨內初選時還面臨賴清德的挑戰,但民眾還是選擇相信蔡英文。

    2016年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公布年度「全球思想家」(global thinkers ),蔡英文被列入其中,雜誌「恭維」蔡英文「敢於捋虎鬚」(poke the bear),意即敢於挑戰中國。其實這個形容詞並不太恰當。

    蔡英文在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下,她能始終保持不卑不亢、堅定立場;不會像陳水扁刻意挑釁中國,也不會像馬英九在習近平跟前就不敢提中華民國(只敢假裝是口誤吐出這4個字)、一中各表。她堅定反對「九二共識」,因為深知隱藏在這個名詞背後的是「一個中國內外有別」,是在否定台灣國際上的自主性。8年來她的立場沒改變,與其說蔡英文敢於捋虎鬚,不如說她發揮了「溫柔而堅定」的女性特質,這不只讓她取得民眾的信任,也讓她在國際上獲得信賴。

    蔡英文兩度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人物。翻攝時代雜誌官網


    蔡英文在2021年底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台灣與爭取民主的奮鬥〉(”Taiwan and the Fight for Democracy)中說:「台灣的故事是一個有關堅韌的故事。」她這8年來就是在國際上展現台灣這種靭性。蔡英文兩度當選《時代雜誌》年代百大風雲人物,連帶地也提升了台灣的國際地位。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葉望輝(Steve Yates)形容蔡英文:「她不僅在美國人心目中,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贏得了作為可靠對話者的地位。」習近平在蔡英文第一任就職就決定拒絕和蔡英文溝通,選擇與在野黨、或繞過中央政府與地方直接接觸,對中央的民進黨政府只有文攻武嚇,結果反而更讓北京更難贏得台灣人心。而在國際宣傳上,就如葉望輝所說: 「中國的宣傳機器很難將她描繪成某種在所有事情上瘋狂攻擊中國的機器人。」如其說蔡英文善於賣芒果乾,不如說習近平拙於統戰。

    溫柔堅定留下建樹 但仍有未竟之志

    帶領台灣對抗中國的脅迫,帶領台灣走過新冠疫情的死亡陰影,帶領台灣走向非核家園,也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公平正義,雖然這個過程中有許多爭議衝突,結果也不是各方都滿意。但蔡英文能留下這些政治遺產,要歸功於她「溫柔而堅定」地在實現她的信念。如今,有人想推翻年改,有人想拆掉「反核神主牌」,他們都該深思:蔡英文留下這些政治遺產背後堅持的價值理念,不能只是用功利的政治利益交換去決定它們的存廢。

    當然蔡英文還有不少未兌現的政治支票,包括司法改革承諾的《揭弊者保護法》,她推動了軍公教年金改革,但勞保年金改革沒進行,年輕選民是她的重要支柱,但年輕世代關心的居住正義成果卻有限,綠色能源與減碳的成績也落後……。

    卸任後適合拚外交 唯勿忘前人教訓

    68歲的蔡英文即將交出政權,這個年齡比她前兩任總統馬英九和陳水扁卸任時要年長,但比她的政治啟蒙老師李登輝年輕──李登輝接任總統、展開自己的政治黃金時代是65歲。李登輝卸任沒實現他的諾言去山地鄉傳道,卻籌組台聯黨繼續影響政壇;馬英九在卸任後跨海峽奔走追求他的「歷史定位」;陳水扁則官司纏身,只能以保外就醫之身打政治擦邊球以發揮影響力──也許小英卸任前將會做的最後重要決策之一就是幫阿扁特赦,讓他能更自由自在參與政治。

    其實前國家領袖們都在努力著不讓自己的政治遺產被後繼者一筆抹去──李登輝用台聯牽制國、民兩黨,馬英九再三呼籲藍營不要丟棄「九二共識」。那麼卸任後的蔡英文呢?

    「蔡前總統」當然不會只是每天去環島兜風,以她在國際上的形象地位,在卸任後是很適合當台灣真正的「無任所大使」,為台灣開展更多國際空間、建立更多連結網絡。 不過蔡英文應該會從幾位前總統身上學到一個教訓,太在意自己任內建樹的豐碑會不會被後人剷平,反而成為自己與繼任者的包袱。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顧爾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